高中语文 (《论语》选读)之《出辞气远鄙倍》复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论语》选读)之《出辞气远鄙倍》复习题

ID:828776

大小:5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语》选读(九)(十)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础演练(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笾(    )豆之事 侍于君子有三愆(    )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闵子骞(   )蘧(   )伯玉   裨谌(   )(   )   鲜(   )以仁    仁而不佞(   )御人以口给(   )  恂恂(   )如     便便(   )言   訚訚(   )如踧(   )踖(   )  以上为《出辞气远鄙倍》馁(   )在其中矣   襁(   )负其子  博学而笃(   )志 以上为《学以致其道》(二)选择、填空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加倍地)   B.东里子产润色之 (加以文采)C.巧言令色 (好的脸色)           D.御人以口给 (能言善辩)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孟敬子问之                  B.①鲁人为长府②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②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C.①蘧伯玉使人于孔子            D.①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②子曰:“使乎!使乎!”          ②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3.下列各句中,补出的省略部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子曰:“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B.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C.闵子骞曰:“仍旧贯(之),如之何?”D.出,(子贡)曰:“夫子不为也。”4.下列加点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B.行人子羽修饰之C.几彷徨死                       D.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5.下列句子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正颜色,斯近信矣。——端庄脸色神气,就会近于诚信。B.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个人不说话,一说话必定切中要害。C.巧言令色,鲜矣仁!——说美好动听的话语,装柔顺和善的脸色,这种人的仁德太少了!   .D.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用雅言的时候:诵《诗经》、读《尚书》、主持礼仪,都是文雅的话。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此何故也    B.夫子何为    C.又何怨    D.大王来何操7.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本课的选段来看,孔子追求语言的敏捷得体。B.在本课的7.15章中,子贡用委婉的方式提问,体现了高超的语言技巧。C.8.4章中提到的“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与1.3章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有自相矛盾的地方。D.7.18章说明《诗经》、《尚书》等都是合乎规范的,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言行,都是有根据的,合乎正统思想。                               以上为《出辞气远鄙倍》 8.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上正确的词句。(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           。(2)古之学者为    ,今之学者为    。(3)女为君子儒,无为             。(4)君子食无求饱,          ,敏于事而慎于言,                 ,可谓好学也已。(5)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6)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求之与?抑与之与                 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C.诲女知之乎                      D.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10.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字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A.贤者识其大者                    B.事父母能竭其力C.其皆出于此乎                    D.学也,禄在其中矣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贤贤易色A.顺流而东也                      B.左右欲刃相如C.越国以鄙远                      D.项伯杀人,臣活之12.下列句中加点的“攻”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攻”字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A.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B.今齐地方千里C.璧有瑕,请指示王                D.君子至于是邦也14.下列句子中,与“小人哉,樊须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沛公安在       以上为《学以致其道》二、课内阅读(一)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15.写出下列“或”字的意义和用法。(1)或曰:“雍也仁而不佞。”(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16.翻译下面的句子。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17.孔子追求语言的敏捷得体,在这个章节里,他同时也强调什么?(二)(甲)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乙)樊迟请学稼。予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焉用稼                               B.①心不在焉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②语焉不详C.①彼波入焉                             D.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②盘盘焉,困困焉1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则”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则山下皆石穴罅                       B.①则民莫敢不敬②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①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D.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今至大为攻国,则弗之非20.对下列“请”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樊迟请学稼 ②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③子犯请击之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21.对上面两段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门弟子中,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就数颜回。B.孔子谦虚地承认自己在农业生产知识上有许多不懂的地方。C.选文(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缺陷。D.从选文(乙)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希望统治者重视对“礼、义、信”等精神素质的培养。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三、课外拓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①,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③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礼记·大学》)【注】①亲民:当作“新民”,使人革除旧弊。 ②定:指人生宗旨、志向得以确定。 ③壹是:一切。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定而后能静               (2)静而后能安 (3)则近道矣                 (4)先齐其家2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先正其心     D.先致其知25.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                        B.意诚而后心正C.身修而后家齐                      D.而其所薄者厚26.翻译下列句子。(1)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2)致知在格物。(3)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27.以上文段强调“          ”和“           ”是治家和治国的根本。作者在阐述观点时,用了           的修辞方法。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九)(十)参考答案(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笾(biān)豆之事 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 闵子骞(qiān)蘧(qú)伯玉   裨谌(pí)(chén)   鲜(xiǎn)以仁    仁而不佞(nìng)御人以口给(jǐ)  恂恂(xún)如     便便(pián)言   訚訚(yín)如踧(cù)踖(jí)馁(něi)在其中矣   襁(qiǎng)负其子  博学而笃(dǔ)志(二)选择、填空题1、A(通“背”,乖戾)2、D(说。A、代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做,帮助;C、派,使者。)3、C(本句中的“仍旧贯”意思是沿袭旧的事例,停顿为“仍/旧贯”)4、C(A、那个人,B、古代官名,D、去一次是(能够)……)5、D(雅,正,合乎规范、标准)6、A(A为一般疑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7、C(不自相矛盾)8、(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9、D(A、“与”通“欤”,B、“亡”通“无”,C、“女”通“汝”。)10、C(与例句都作语气副词,相当于“大概”,A、它的,B、自己的,D、这。)11、C(都为意动用法,A、名作动,B、名作动,D使动用法。)12、D(都作“攻治、研究”讲,AC、进攻、攻占,B、打磨。)13、A(B、土地面积,C、指出来给……看,D、到达。) 14、B(都为判断句,A、被动句,C、定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二、课内阅读(一)15、(1)有的人,代词。(2)或许、可能,副词。(3)或者,连词。16、靠能言善辩对付人,常常让人讨厌。17、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的修养,徒有口才也是没用的。(二)18、A(哪里。B、兼词,于此;助词,无义。C、兼词,于此;代词,之。D、语气助词,无义;词缀,……的样子。)19、B(那么,就。A、原来是,就。C、却,就是。D、那么,却。)20、D(②④皆作谦词,有“请允许我”之意。①③皆有“请求对方同意自己做某事”之意,不作谦词)21、B(文中流露出孔子轻视农业劳动者的思想不足)22、(1)有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从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从不重犯同样的错误。(2)若能如此,那么四方百姓就会用襁褓背着子女来投靠了,哪里用得着亲自种庄稼呢?三、课外拓展23、(1)指心地平和(2)指居处安详(3)规律(4)管理好24、D(动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5、D(表并列,其余表因果)26、(1)学习高级阶段的宗旨,……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而不加改变。(2)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原理。(3)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4)他所重视的却减损了,他所轻视的却增加了,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有的!27、格物  修身  顶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