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六国论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专题3 六国论课件

ID:826041

大小:1.6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国论 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文本总结课后悦读 书香晨读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译文】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德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领悟】为充实自己而学,不过求独善其身。为使别人知道而学,很容易徒有虚名,甚至于误人子弟,祸害社会。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低俗,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领悟】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导入阅读台 城韦 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赏读: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苏洵(1009—1066),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北宋散文家,年27始发奋读书。嘉祐元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20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后人因其子轼、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背景解读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大军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每年要送给辽大量的钱物,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屈辱的盟约之中付诸东流。苏洵反对这种屈辱的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贿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希望北宋统治者能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3.古代文化知识(1)三苏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2)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答案:(1)暴,同“曝”,显露在外面,冒着。(2)厌,同“餍”,满足。(3)当,同“倘”,如果。(4)无,同“毋”,不要。 答案:(1)代词,有的、有的人 副词,有时 副词,或许(2)名词,起初 副词,才(3)名词,兵器,武器 名词,战争 名词,军队 答案:(4)形容词,旧 连词,因此,所以(5)适合,得当能够 动词,得到、获得(6)动词,丧失、丢失 动词,灭亡 答案:(7)介词,用 介词,因为 介词,把 连词,表顺承 副词,才(8)动词,作为、成为 介词,被 动词,治理 答案:(9)动词,结交、亲附 介词,和、同 连词,和、同(10)介词,和,同 介词,向介词,比 答案(1)不锋利(2)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3)那实际情况 答案:(4)祖辈与父辈(5)智谋和力量(6)不派遣刺客去行刺秦王(7)旧事,成例 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2)使动用法,使……退却(3)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4)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5)名词用作动词,礼遇(6)形容词用作动词,保持完整(7)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答案:(1)①介词结构“于秦”作动词“战”的状语 介词结构“于秦”作形容词“弱”的状语 ②“大”应为“天下”的定语,借助于助词“之”后置(2)省略介词 省略宾语 答案:(3)“非”表示否定判断 “也”表判断(4)“诛”,被杀害。这是没有任何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在语意上表被动 “为……所”表被动 6.名句默写(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的精辟论点。(2)文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3)文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4)课文结尾指出“,,”,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答案:(1)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2)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4)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7.翻译句子(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文:(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译文:答案:(1)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2)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一、整体把握 二、文本研读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应考点:分析段落作用】第一、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参考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总之,一、二段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下文的议论。 2.【对应考点:对比阅读】比较第四段中燕、赵两国处境及应对之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参考答案:燕、赵两国的相同点:①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②军事策略相同,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燕、赵两国的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国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国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可惜它使用武力没有坚持到最后。 参考答案: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①例证法。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这样举出具体史实,充分论证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②引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证明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③对比法。作者将六国与秦的关系同北宋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对比,从实力的强弱、地盘的大小、胜负的趋势等几个方面作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因赂敌而亡国,实在是最愚蠢的做法。这样对比,效果非常鲜明。3.【对应考点:分析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4.【对应考点:分析写作技巧】作者为何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了对比?参考答案: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了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国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以天下之大”,说明力量强大,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文章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三、探究争鸣“六国破灭”真的就是如苏洵所说的全是“弊在赂秦”吗?思路提示一:苏洵的《六国论》,目的在于借此讽喻北宋王朝对于契丹、西夏统治者的入侵不奋起反抗,一味贿赂妥协、偷生苟安的外交政策。论史是为了刺时,谈古是为了讽今。作者这种反对以赂求安,主张以战求安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我们今天无疑也是可供借鉴的。思路提示二:苏洵认为韩、魏、楚亡国的原因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历史上真的如此吗?韩、魏与赵本为一家,晋顷公失政,最终分裂为魏、韩、赵三国。三国互相攻伐,国势日衰。被齐国坐收渔翁之利,奇袭魏国。而此时,秦国落井下石,魏军战败,韩国亦无力抗秦。可见魏、韩之亡源于诸侯间的相互攻伐,而被秦国所乘。而楚国与秦国同为大国,但秦国因商鞅主持变法得以昌盛,楚国却近小人而远贤臣。思路提示三:苏洵认为齐、燕、赵亡国,原因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历史并不完全如此。至于苏洵“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理论,简直可笑至极。至于赵国,正如苏洵所说“惜其用武而不终也”,错用主将而致国亡。对于身处北宋的苏洵,也许这些见解对他过于苛刻。毕竟,他只想借此劝诫当时的统治者。但在今天,我们再读这类文章时应抱有怀疑的态度,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四、主旨归纳历史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丑陋才能有挽救危机的希望。面对积贫积弱的北宋,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大器晚成的苏洵忧心忡忡,他借古讽今,借史抒怀,用读书人的良知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兴亡的极大关注。请你谈谈苏洵的关注重点是什么?答案:本文论述“战国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作者借题发挥,以古讽今,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点击进入古今对译文白互通 文本总结巩固学习一、技法归纳1.正反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证明所要论证的观点。本文多处使用正反对比论证,如“得”与“失”,“有限”与“无厌”,“赂秦”与“并力西向”的对比等,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深刻性,使得观点鲜明,论证有力。2.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后呼应的浑然一体的气势如文章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容不得旁人反驳。第二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做出回答,对论点做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 3.形象描述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基业得来不易;“以有尺寸之地”,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秦”的具体方式,用“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用“五城”、“十城”,以层递的方式揭示了“赂秦”的力度越来越大。而“赂秦”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描述形象。4.注意语言的锤炼如写假如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的味道。再如“封天下之谋臣”与“礼天下之奇才”是对偶,又是“互文”,本意是“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天下之谋臣”,作者两边各举一例,封则举“谋臣”,礼则举“奇才”,使得文章语言高度凝练。 二、微型写作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引用此句,运用比喻论证方法,把六国用土地贿赂秦国的事实和导致灭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请你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简单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不少于200字。 写作示例: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广大的工人、农民、战士……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它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 三、素材积累【素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适用话题: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识;全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素材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适用话题:善始还要善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素材3】《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位苏老泉,就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三苏”之首的苏洵。青年时代的苏洵,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十九岁那年,与眉州的名门闺秀程氏结婚。程苏两家,一家富豪,一家清贫,但程夫人安于清贫,勤俭持家。到了苏洵二十七岁那年,他已经是一女两男的父亲了,苏轼已经三岁了,苏辙才一岁。这时苏洵对夫人说:“我衡量了自己,尽管已到了中年,如果要读书,还是可以成才的。但是,全家要靠我养活,还是无可奈何!”程夫人听了这话十分感动,她将陪嫁的金银首饰拿去典当,悉心操持家务,不让丈夫分心。胸怀炽烈报国热忱的苏洵,开始刻苦攻读,但都未考中,他自觉不该为应试而读书,愤而烧去平日所为文章数百篇,关门读书五六年,并将研究所得撰写为文。后来,他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能写出一手好文章。适用话题:立志成才;知耻而后勇;少时勤学。 课后悦读延伸学习美文欣赏写作借鉴从秦王朝的灭亡看腐败的问题李 明秦王朝拥有非常恐惧的战争机器,它拥有百万铁骑;武器生产已达到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水平;所修建军事专用道路将整个帝国连成一张强大的网络,只要哪里有风吹草动,军队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军用道路赶到现场。有人测算过,当时秦王朝的军事实力比当时全世界的总和多好几倍,中国后来的任何朝代在军事实力上没能超过秦王朝。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居然在几个农民的木棒前瞬间倒塌。先扬后抑。开篇展示秦国百万雄师,后文写其不堪一击,前后对比,突出强调。 类比联想,性质类似,证明观点。实力上没能超过秦王朝。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居然在几个农民的木棒前瞬间倒塌。历代学者写了许多文章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的原因有暴政、杀戮和大兴土木等。其实,暴政和杀戮历朝历代都有,相比而言,秦王朝还不算太严重,那个朱元璋杀起人来一点也不比秦始皇差。至于大兴土木实在有些冤,秦始皇只不过将原列国的长城接连起来,其工程比起大运河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个阿房宫,据史学家研究根据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另外秦对民众的压迫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在秦王朝,民众可以说“彼可取而代之”,还可以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就是这样的话现在人敢说的也不多。 历代学者分析的观点都不足使这个帝国用如此的方式死亡。但有一点大家很少分析,这就是秦的腐败问题,我虽然不是学者,也没有研究过秦的历史,但从感觉上看,秦确实灭亡于腐败。只有腐败才能将这个帝国吞噬。史料上虽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可以通过史料来旁证一下秦腐败的程度。据记载秦的那个宰相李斯的儿子在京城以外做官,回京城探亲时,那些京城的官员居然全体出动来慰问这位公子,李家门前所停的车辆竟达千余辆,其实李公子的人气指数高不到哪里去,归根结底是官员们巴结权贵和李大宰相利用此敛财。不仅高官如此,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利用各种机会疯狂敛财。那个沛丰县令,竟利用欢迎朋友之机大摆席宴,让萧何给他写礼簿,还规定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不准入席。后来的高祖刘邦当时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不给一分贺礼(其实他更大程度上穷的掏不出来),还要入席,而且在席间胡说乱讲。当时人们对腐败可谓是深恶痛绝。前文“破”,秦亡非暴政,非杀戮,非大兴土木;此处“立”,秦亡于腐败。摆事实,举例子,证明观点。 官员们疯狂敛财,官场上巴结奉承,在公款的使用上更是随心所欲,没有规矩,刘邦亲口说,萧何是个好同志,给自己的报酬(解徭役费用)比别人多几倍。所以直到刘邦当上皇帝还不时感谢萧何的这点恩德。看来花公款没有个定数,可以随心所欲。一个小小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居然也可以优亲厚友。……看看中国历史,那些贪赃枉法,占尽便宜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的那种人品,你除了呕吐还有什么呢?他们这些人,敌军还在百里之外,自己已经开城投降。还有就是贪财的人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人家一不高兴清算自己,所以巴望出现乱子,巴望改朝换代,以望在新的朝代自家的财产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合法收入。就现在而言抱有这种思想的官员大有人在,那些故意激起群体性事件的官员,其内心的肮脏自己心知肚明的,假如深入一查肯定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秦末战争为什么会是“农具与木棒”的战争吧;百万铁骑到底那里去了;秦王朝的战争机器为什么会突然失灵。贪赃枉法之人是最不可靠,这个腐败就是亡国之道,当腐败成为普遍现象之时是非常危险的。透过现象,揭露本质,入木三分,深刻透辟。 谢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