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阅读练习3 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阅读练习3 人教版

ID:825419

大小:3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阅读练习3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韩)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地名)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史记·淮阴侯列传》)1.“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A.有人能活着得到他,出千金买他。B.有俘虏他的,赏赐千金。C.有能使他活着的,赏赐千金。D.有能用千金买到活着的他的人。【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生”是“活着”义,“者”应是“……的人”义,“购”的原始义是“重赏征求”“重金收买”,原句应为“有生得者购(之)(以)千金”,因此B、C、D不符合文意。【答案】A2.“东乡坐,西乡对”一句中省略的主语是谁?【解析】此题考查对省略句的理解。这二句前一句主语是“韩信”,“西乡对”的主语也是韩信,根据语境,“广武君”处于被俘虏的境地,因此,省略的主语应是“韩信”,“坐”应是使动用法。【答案】韩信3.“何若而有功?”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 A.你怎样才有功?B.怎样才能成功?C.这功劳谁能比?D.为什么会有效?【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何若”是固定结构,当“怎么样”讲,“有”当“占有”讲,“功”当“功绩”讲。【答案】B4.“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A.不是在虞国就糊涂,而在秦国就聪明。B.不是虞国的人糊涂,而秦国的人聪明。C.不是愚笨的人在虞国,聪明的人在秦国。D.不是对虞国使用愚笨的办法,而在秦国采取明智的措施。【解析】此题考查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句中“于虞”“于秦”是状语后置,应放到“愚”“智”的前面。【答案】A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若乃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千言无懈漫,盖得利于古者深矣。今年春,余统师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披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chán笑貌)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吴兴祚:(《〈古文观止〉序》)1.就下列四个句子回答问题。①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②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③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④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1)这四句话中涉及的人物是下列哪一项()A.①章子习②楚材实③孙调侯④康熙B.①凌云处  ②楚材天 ③侯日 ④伯兴C.①章子 ②子楚材   ③孙调 ④兴祚D.①章子、习子②吴楚材③吴调侯④吴兴祚【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①句中“章子习子”是两个人,“子”应是尊称。②中“从”指堂房亲属,“从子”即侄子。③中“从孙”指“堂孙”。④中“愚伯”中“愚”是谦称,译作“我”,“伯”当指“伯父”。全文最后一句,当是吴楚材、吴调侯所加。【答案】D(2)句④与句②中的人物,关系是_________。(3)句④与句③中的人物,关系是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从②中“从子”,④中“愚伯”来看,吴兴祚是吴楚材的伯父。从③中“从孙”看吴兴祚是吴调侯的爷爷。【答案】(2)伯侄(3)爷孙2.《古文观止》的编者是()A.凌云处B.章子习C.孙调侯D.章习之E.吴楚材F.楚材天G.楚材实H.吴调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文中“二子寄予《古文观止》一编”中“二子”指吴楚材、吴调侯。【答案】EH3.对“潜心力学工举业”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A.专心致志努力学习,准备考举人B.专心致志努力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C.专心致志努力学习准备参加在礼部举行的考试D.专心致志努力研求举子应有的学业【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句中“工”应当“精于”讲,根据语境可理解为“研求”,不能当“准备”讲。【答案】D4.作者极为重视《古文观止》一书,这可从下面两点看出。(引原文回答)①评价上的表现是。②行动上的表现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答案】①阅其选简而赅……精切而确当②披阅数过……喜矣5.与“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中的“向”意义相同的是()A.秋天漠漠向昏黑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D.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中“向”是“渐近”的意思。B中“向”当“假如”讲。C中“向”为“朝向,对着”义。D中与题干中“向”均当“先前,往昔”讲。【答案】D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以古文课余子”中的“课”用法相同的是() A.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B.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使之然也C.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D.有狼当道,人立而啼【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用法。题干中“课”是名词活用如动词,当“授课”讲。A中“水”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当“在水上”讲。B中“”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C中“目”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目光示意,使眼色”。D中“人”为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像人一样”。【答案】C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