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ID:825129

大小:3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ⅴ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会读古诗。二、自学生字词,会读生字。三、你有什么问题,记下来。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四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 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在诗人李白的笔下,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一、教学方法本课抓住朗诵为重点,让学和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祖国河山的壮丽及古诗的语言美。老师通过示范诵读及在百度中找到相关的视频,图像,让学生加深印象,全方面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二、教学过程三、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二)、学习古诗:在《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中讲授。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三)、了解诗人: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四)、巩固诗歌的学习: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五)唱古诗1、跟唱一、教学反思我一直认为,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古诗教学,教学目标中一认生字,二是在反复地朗诵中体味古诗之美,之韵律。切不可把一字一词捏碎来讲,那就破坏了古诗之美。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分成一段段来看,就是无关联的点,面。所以,老师示范诵,学生多样诵,包括唱诵,就表现的尤为重要。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