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ID:824987

大小:26.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望庐山瀑布》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13课的其中一首古诗。诗题内涵丰富,点明地点和事件。本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紧扣“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了庐山的瀑布之景。仅用28个字就将庐山瀑布的动态特点等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凝练,画面丰富,是学生品析词句、发挥想象、运用语言文字的好教材。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处于第二学段的学生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感情”,这首古诗的语言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可能三年级多数学生已会背诵,但不一定理解诗意,对诗歌的情感体验缺乏认识,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适当点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感受,去与诗人产生一定的共鸣,从而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境,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3.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望庐山瀑布      同学们喜欢吟诵古诗吗?老师这儿有几句古诗,提醒你们在吟诵时要吟出诗味儿,谁来试试。(播放音乐,出示古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庐山的多姿面貌。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这是庐山的缥缈云雾。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庐山的灼灼桃花。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这是庐山的幽幽高峰。     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下庐山的瀑布,谁来读读课题。(出示: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二、【讲授】解诗题,知诗人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诗人在游览庐山的时候写下的。)那你知道诗人是谁吗?(出示ppt)谁来读一读。三、【活动】读通古诗      都说匡庐奇秀甲天下,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云雾,尤以瀑布名传天下,同学们想不想随着诗仙李白去详细领略一番呀。今天老师为我们的此番游览安排了三个活动,有没有兴趣呀?谁来读读活动一的要求。      活动一:读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小组活动。四、【讲授】学习生字,读通古诗      哪一组先来展示?读得字正腔圆。谁再来试试?      这首诗中藏着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紫、尺、疑”“紫”是平舌音,谁来给他组个词,(紫色……)这也就是它在诗中的意思。谁来说说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3 “紫”上下结构,上部较宽,上下对正;“尺”是翘舌音,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它呢?(“尽”缺点)“尺”撇上部稍竖,捺起笔在撇与横交接处长伸与撇收笔平齐;“疑”,左右结构,看看它跟哪个字比较像?“凝视的凝,凝无水就是疑。”,“疑”笔画较多,稍密集,注意左右比例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我请三个同学上黑板写写看,其他同学完成书后的描红。说说他写得怎么样?      生字我们已经学好了,古诗也一定能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五、【活动】读懂古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谁来读读活动二的要求。       活动二:读懂古诗       1.读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和批注,试着理解诗意。       2.组内说说诗意,讨论不理解的诗句。六、【讲授】说说诗意,读懂古诗       哪一组来展示?       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的烟雾。这里的“生”是什么意思(产生、升腾)?能读好这句话吗?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好像白色的绢绸悬挂在前面的水面上。你也来读读这句话。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你也来读一读。       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你来读出这壮观的景象。       谁来和老师配合着说说诗意。 一年夏秋之交,阳光明媚,我来到庐山,远远望见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烟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紫色的光芒……说的很好,老师似乎身临其境。       理解了诗意,诗就能读得更好,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老师看到了气势磅礴的瀑布。谁再来试试?瀑布飞流直下的壮阔景象出现在老师眼前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七、【活动】读出诗境     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呢?谁来读出活动三的要求。     活动三:读出诗境     1.品读诗句,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2.组内选择一个场景,发挥想象,并描述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八、【讲授】想象画面,读出诗境     谁来说说香炉峰上的场景。     “日照香炉生紫烟”:     (1)紫烟,从哪儿来的?你能读好这句诗吗?“生”这个字被你读得很好。你也来把诗句读一读。      (2)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到了什么?(气势磅礴)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紫烟”这个词被你读得活灵活现。男生一起读。     (3)老师发现不少同学突出了“生”字,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了烟雾的什么特点?(有灵气)读出烟雾的灵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样的场景你给他取个什么名字?(生紫烟)      这团烟雾是这么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远远看到的瀑布的场景。3       “遥看瀑布挂前川”:      (播放瀑布声)这川瀑布真(         ) 。(大、活)     (1)这川瀑布真活泼。你从哪儿看出来?(“挂”)如果你是那个瀑布,你会怎么落下来?(一泻而下)你来读出这川瀑布的活泼。这川瀑布真活泼,女生读。     (2)这川瀑布真大。你从哪儿看出来?(遥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瀑布。(气势磅礴)你来读好这种感觉。这川瀑布真大呀,男生读。     (3)这川瀑布真急。从哪儿看出来?(乱)你能给他换个词吗?(飞、溅、打、砸)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乱更能体现雨大和急的特点)你来读好这杂乱的感觉。这川瀑布真急呀,齐读。      这样的场景你也来给他取个名。(挂前川)      这场瀑布落得急,哪一组来说说瀑布泻落的场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      (1)“三千尺”给你怎样的感觉,从哪里看得出来?真的有“三千尺”吗?(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直下”,是什么意思?这川瀑布落地有声,气势汹涌。师示范,谁也来试试?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你也来试试。齐读。      (2)这泻落而来的瀑布震惊了诗人,映亮了天空,这川瀑布美不胜收,来给这个场景也取个名字。(三千尺)      飞流直下的瀑布给了诗人怎样的错觉?哪一组来说说诗人的内心感受。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看到了(飞流直下的瀑布),不禁感叹这么美的景象,难道是天上的银河!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图片)看着这些图片,想到了哪些词?(壮观,明洁,融为一体)      瀑布如银河一样的汹涌。你来读一读。(引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如银河一样清澈,你来读读看。(引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如银河一样壮观。读好这种感觉。(引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场景我们取个什么名字呢?(落九天)      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场瀑布给了诗人奇妙之感,你觉得诗人喜欢这瀑布吗?“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将这瀑布比喻成了从九天而落的银河,真是奇伟瑰丽,美不胜收呀!难怪诗人沉醉于此了。(板书:醉)让我们带着陶醉之意再读诗题。      这川气势磅礴的瀑布让诗人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谁也来望着这庐山美景来背一背?(播放图片和音乐)让我们一起陶醉于美景做一回小诗人。九、【练习】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用你俊秀的字体把庐山的瀑布描绘出来,比一比谁笔下的庐山瀑布最好看。(抄写《望庐山瀑布》)      这庐山瀑布的美景真是奇特,难怪诗人沉醉其中。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来吟诵这首古诗。十、【作业】课后作业      这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把我们紧紧吸引,课后同学们用画笔或文字将《望庐山瀑布》所展示的美景描绘出来。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