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ID:824548

大小:2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重点:  1、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1、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2、挂图、活动的诗人和太阳。  3、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同学们都背得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鹳雀楼》)  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  二、解题、介绍作者  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  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  3、揭示挂图。述: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听完录音,同学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四、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指名读后正音。  3、再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能理解,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五、学习理解诗意  1、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  (2)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   (3)指名说一二行诗意。  (4)看图想象,说说黄河怎样流入大海。  (5)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6)指导朗读。同学们想想,应该怎么读,试着在座位上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过渡: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产生什么想法。  2、学习三四行。  (1)理解词语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5)指导朗读。  六、想象诗情  1、听录音,看图想象诗人所观察的景象,诗人观察时的动作和神态。  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七、指导背诵  1、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  2、随音乐一齐背诵。  八、作业  1、指导写生字:登、欲、穷。  2、抄写、默写这首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