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ID:818462

大小: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汉字。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做事情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4、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准确使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3、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师出示一则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师出示猴子的图片和“猴子”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师生共同交流对于猴子的了解,师适当小结:猴子是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他们身手灵活,喜欢吃水果,长得有点像人。3、师激趣:有一只小猴子下山回家,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吃的,他可开心啦!走,我们赶紧去认识它吧!(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二、初读故事,识字学词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并交流听过之后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指导,随文识字学词:(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①出示词语卡片:一块玉米地、结、非常、掰、往前走,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结”在本课中读第一声;“掰”读“bāi”,不能读成“bān”。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②区别“块”和“快”这一组同音字:师出示“块”“快”,指名学生说说这两个字分别可以组哪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区分并正确使用。师适当小结,并指导学生通过偏旁来区别汉字的意思:“块”是土字旁,所表示的意思是跟土地有关;而“快”是竖心旁,表示“快乐、愉快、快慢”的意思。③引导学生理解“掰”的意思:通过观察汉字的字形、结合图片、动作示范让学生理解。(2)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①出示“扛着、满树、扔了、摘桃子”的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扔”是后鼻音,“摘”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②单独出示“扛、扔、摘”三个汉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这三个汉字的字形和偏旁,师小结: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提手旁,所表示的意思都与动作有关。③生结合课文插图、生活实际,进行动作演示来理解这三个动作。(3)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出示词语卡片:捧着、瓜地,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强调“捧”是后鼻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动作演示来理解“捧”这一动作。(1)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抱着、蹦蹦跳跳、追,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蹦”是后鼻音,“追”是翘舌音。鼓励学生再说几个类似“蹦蹦跳跳”的词语。(2)指名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①出示词语卡片:跑进、空着手,让学生认读。②学习“进”和“近”这一组同音字:鼓励学生说说“进”的同音字,并引导他们分别为这两个字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区分和运用。师适当小结:这两个同音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意思不同。“进”表示进入,前进,而“近”表示距离很短。③巩固学习“空”这个多音字:引导学生回忆在第14课中出现的“你怎么有空出来呀”这句话,出示“空”的两个读音,鼓励学生说说“空”在哪些词语中读第一声,在哪些词语中读第四声。师适当小结。1、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巩固识字。(1)师随机出示本课的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能正确认读。(2)单独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归纳:本课中提手旁的汉字最多,表示小猴子的动作,在识记时可以借助偏旁来记忆;“瓜”与“爪”字形相似,出示二者的象形字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3)游戏巩固:小猴子下山。(多媒体出示小猴子从山顶下山的图片,每下一步就出现一个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正确则小猴子继续往下走,最终到达山脚下。)一、再读故事,了解内容1、引导学生再次读书,出示问题:小猴子在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最终的结果怎样?2、生边读书边圈画,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掰了一个玉米;来到桃树下,扔了玉米摘桃子;来到了西瓜地,扔了桃子摘西瓜;看到了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结果没有追着兔子,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在此过程中,师适当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做到语言表达得完整性和流畅性。二、指导生字书写1、师出示本课的七个要求会写的汉字:块、非、常、往、瓜、进、空。2、再次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师适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非”的笔顺要注意:先写左边一竖,再写左边的三个小短横,然后再写右边一竖,略长,最后写右边三横;“瓜”的第三笔是竖提,提稍短,第四笔是点,最后一笔捺要写伸展;“空”字下方的“工”中间的竖画要短,整体上要写得略扁,最后一横要长且托住整个汉字。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5、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并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小猴子下山》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猴子虽然一路上看到了许多好吃的,但最终还是空着手回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讲故事。2、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的过程中明白做事要专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3、学习并运用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得准确性。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质疑导入1、师出示本课词语,指名学生认读。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师质疑过渡:是啊,小猴子下山遇到了那么多好吃的,可是最终却是空着手回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小猴子下山吧!二、精读故事,收获启发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小猴子下山走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明确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3)师出示玉米地和玉米棒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又大又多”的意思。(4)引导学生抓住“非常高兴”来体会小猴子的心情,拓展想象当小猴子看到这一片玉米地时会想些什么,在此过程中,师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5)出示图片,并结合动作示范来理解“掰”和“扛”的意思。(6)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猴子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3)师出示“满树又大又红桃子”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又大又红”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当小猴子看到桃子时会想些什么。(4)出示图片、结合动作演示理解“扔”和“摘”的动作。(5)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3、生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1)师出示自学问题:自己读一读第3、4自然段,看看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又做了什么,与同位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2)生自主阅读思考,与同位轻声交流。(3)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在此过程中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①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又大又圆”和“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的意思。②通过动作演示、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抱”的动作。③在学生交流小猴子看到西瓜和小兔子时的想法时,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小猴子毛手毛脚、干什么事情都不专心的性格。4、生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局:小猴子没有追到小兔子,以前的东西也都被他扔了,他只好空着手回家了。5、回顾全文,交流收获。---- ---(1)生与同位交流对故事中的小猴子的认识,他最终为什么会空手回家。(2)指名学生谈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引导学生要密切结合课文的内容,从小猴子一次又一次扔东西中感受到他做事情没有目标,不够专心,半途而废从而一事无成。(3)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小学生下山的事情。(示例:在写作业的时候,先写语文作业,写一会儿又去写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没有写完又去画画,结果什么作业都没有写好。)1、故事拓展,练习表达(1)情境创设:小猴子回到家以后把下山的经过告诉了猴妈妈,猴妈妈听了会怎么对小猴子说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来扮演猴妈妈,教育教育小猴子吧!(2)同位之间分别扮演小猴子和猴妈妈,练习对话。(3)指名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并模仿猴妈妈的语气。一、巩固动词学习,情境表演1、巩固动词学习。(1)师过渡:这篇故事中对小猴子的描写生动有趣,作者用很多的词语描写了小猴子的动作,请小朋友们再课文中圈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与同位相互交流。(2)生自主阅读并圈画,与同位交流。(3)指名生交流,师小结并板书:掰、扛、扔、摘、捧、抱,指名学生认读。(4)师表演动作,生猜是哪个词;生表演动作,师生共同猜词。(5)师说词语,生表演动作;生说词语,师生共同表演动作。2、学生练习讲故事。(1)生自主阅读故事,练习讲故事。(2)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戴上小猴子头饰,师摆放好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的图画卡片),师生共同评议。(3)师适当指导:注意在讲故事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完整,表演好小猴的动作。(4)再次指名学生上台表演。二、课堂小结同学们,故事中的小猴子由于做事情没有目标不专心,半途而废最终却两手空空,在妈妈的教育下,小猴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过了几天,他再一次下山,这一次故事会如何发展呢?小朋友们可以发挥想象,编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板书设计18.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小兔子空手回家扔玉米扔桃子扔西瓜没追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