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718小猴子下山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718小猴子下山

ID:818426

大小:98.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8小猴子下山课题小猴子下山课型讲读课文授课2课时时间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具准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出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又__”形式的词语。4.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5.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第一课时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2)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导入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图片,导入课文相关人物,引到课文。】()分2.今天,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钟子下山。(板书:18小猴子下山)3.自己把课题读一读。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3:预习要求)(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3.想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认读字yíkuàifēichánɡwǎnɡqiánxīɡuākōnɡshǒupǎojì词,读准字音,认准多n音字,了解多音字的用一块非常往前西瓜空手跑进法。】.......新课xiǎohóujiēyùmǐbāiyùmǐkánɡzhemǎnsh教学ù()分钟小猴结玉米掰玉米扛着满树.....rēnɡyùmǐzhāitáozipěnɡzhexīɡuābàozhe扔玉米摘桃子捧着西瓜抱着....bènɡbènɡtiàotiàozhuītùzi蹦蹦跳跳追兔子..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前、进、满”是前鼻音,“常、往、空、扛、扔、捧、蹦”是后鼻音。“常、摘”是翘舌音。另外,在这些字词中,读好三个多音字:“空”多音字,本文读“kōng”,组词“空手”,还有一个读音“kòng”,组词“空闲”。“结”本文读“jiē”,组词“结玉米”,还有一个读音“jié”,组词“冻结”。“只”本文就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ī”,组词“一只”,另一个读音为“zhǐ”,组词“只好”。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四、抓住要点,理清文脉。1.小猴子下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2.读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排一排吗?(课件出示5:一组图片)3.(课件出示6)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句子。5.齐读课文。【设计意图:板画小猴行走路线,同时理清了文中的脉络,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握课文要点。】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7、8)出示生字:“块、非、常往、瓜空、进”。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1)加一加:“土”加“夬”是块。“?”加“冖”加“吊”是常。“穴”加“工”是“空”,“爪”加“提”加“丶”是“瓜”。(2)换一换:“连”字的“车”换成“井”就是“进”。“住”字的“亻”换成“彳”,就变成“往”。3.师重点指导“空、瓜、常”。“空”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使整个字中心对正。【设计意图:会写字的“瓜”字,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掌握,不光要会读字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音,识记住字形,还要与撇相连。会正确的书写,掌握写“常”字,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的顺序和规则。为了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 “口”。上下重心要对正。好的写字习惯。】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课件出示9)读读写写:一块地、土块、石块、方块、非常、常常、正常、来往、以往、过往、瓜地、西瓜、冬瓜、瓜果、进去、进入、进行、天空、空手、空心、空气、晴空、高空。六、反馈检查。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互相指正。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kōng()zhī()jié()空只结kòng()zhǐ()jiē()2.给下列汉字组词块()()常()()往()()瓜()()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桃树下,接着走过一()参考答案: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kōng(空气)zhī(一只)jié(结果)空只结kòng(有空)zhǐ(只有)jiē(结实) 2.给下列汉字组词块(一块)(石块)常(往常)(经常)往(往往)(来往)瓜(西瓜)(丝瓜)3.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块)玉米地,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走过一(片)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只)小兔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具1.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出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又__”形式的词语。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准备导入()分钟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2.指名分段读课文。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温故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感知,学重点。1.本中,小猴子做了很多事情,圈画出描【意:先从圈画写小猴子作的。出本中小猴子的根据学生回答,(件出示11)出示:、扛、作入手,再来做个扔、摘、捧、抱、追作,再用造句。】2.小游:你来做我来猜。3.看着画以上几个各一句。预设1:小猴子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预设2:小猴看到又大又的桃子,就扔了玉米新教学(分去摘桃子。⋯⋯三、重点指,朗感悟。小猴子下山以后先后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做了什么?1.学第一自然段。(件出示12:第一自然段))(1)自由第一自然段。(2)小猴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小猴子来到了一片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板:玉米地里玉米又大又多)【意:抓住关“又大又多”,想到有什么又大又多,是一种运用和拓展。】我可以什么也是“又大又多”的?①我看到架上的黄瓜又大又多。②我看到地上的西瓜又大又多。(2)指名,小猴子看又大又多的玉米,怎么做的?高?指朗,,出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高的心情。第一自然段。【意:从第一自2.学二至五自然段。然段的扶到2一5自然(1)(件出示13:第2自然段)自己看,段的放,填空,理你又看了什么?解文。】 (2)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见(),就()。”(板书:桃树下桃子又大又红扔玉米摘桃子)(3)(课件出示14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4)(课件出示15第三自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学生读。(板书:瓜地里西瓜又大又圆扔桃子摘西瓜)(5)(课件出示16)(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抱回到山上吗?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课件出示17)(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里,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板书:兔子蹦蹦跳跳扔西瓜追兔子)三、积累“又()又()”的词语。1.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设计意图:“又()语。又()”的词语是本文(课件出示18)(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的重点,了解这类词的圆)特点,并说话练习。增类似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强词语的运用和拓(又细又软、又长又细、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展。】又香又脆、又白又嫩、又尖又细、又高又大、又高又壮)2.练读词语。3.拓展运用。(课件出示19)(1)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来说一些词语吗?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2)选一个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总结延伸。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板书:三心二意一无所获)2.(课件出示20)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玉米地玉米又大又多掰玉米小猴子下山桃树下桃子又大又红扔玉米——摘桃子三心二意板书瓜地里西瓜又大又圆扔桃子——摘西瓜一无所获内容往回走兔子蹦蹦跳跳扔西瓜——追兔子课堂作业新设计1.填空。又()又()又()又()又()又()2.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两手空空?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3.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小猴? 【答案】1.又大又圆又大又红又白又胖又黑又瘦2.因为小猴子总是见了这个,就丢了那个。我想说:“小猴子你做事太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了。”3.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课件出示图片,导入课文相关人物,引到课文。检查预习,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的障碍,读准生字的读音,把握文章的脉络。多元识字,自主识字。2.正确写字更是低年级的重点,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写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的习惯。3.《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对于这样一篇课文,面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目标应该稍低一些。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不足之处:1.注意课堂纪律的调控,教学的有序进行。2.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生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不过,这又牵扯到一个课堂纪律的问题,孩子们一动起来,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了。备课素材【写作背景】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4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课文讲了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猴子猴子是三种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成员,灵长目是动物界的种群。猴子一般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其他资料】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清朝诗人3.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果戈理,俄国作家4.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歌德,德国诗人5.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6.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古罗马诗人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谁写得漂亮可以得到礼物哟!(用所给生字组词)常块瓜空非往二、选字组词语。长常经()很()()度座坐()下()位让()三、给词语排排队,并加上合适的标点。只好小猴子回家去空着手跑进小兔子树林里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重点段落品析。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1.多音字填空。看:kān()kàn()2.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了什么?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想一想,如果你是这只小猴子,你会怎样做?参考答案一、西瓜常常一块有空非常来往二、常长长坐座座三、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小兔子跑进树林里。四、1.看守看见2.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五、示例:只拿自己能拿得了的东西。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