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荷叶圆圆》说课稿

ID:817195

大小:16.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荷叶圆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荷叶圆圆》,现在我就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九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荷叶圆圆》是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塘童趣的夏天,更让我们体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以及他们快乐的心情。课文语言活泼清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能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就更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特征和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的运用,都力求让自己更儿童化。三、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针对这一要求以及教材特点,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7个生字。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4、展开想象,学会:()说:“荷叶是我的()的句式表达。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的意思。五、教法学法教法: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这节课我选用快乐识字、合作学习、自主读书、快乐朗读的教学方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运用:1、自主识字2、小组合作3、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4、采用多种方式:带问题读、自我展示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六、教学课时l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为PPT课件、相关的动物卡通图片和生字卡片。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开始,我用一个轻松的话题导入课文: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个谜语,这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荷塘美景,接着,出示课题并板书。这时候,抛出问题: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要说两个圆圆呢?引导学生理解叠词的用意。2、趣味识字,自主学习。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这就要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采用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做一做、猜字谜等方法.例:身边有个和尚是躺,一口吃掉两个太阳唱,也可以采用在第五单元学到的形声字识字方法(珠、唱)。3、初读课本,整体感知。我先提出问题:1、荷叶长得什么样?2、文中出现那几位新朋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自我展示读--小组4人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然后小组互评。分角色读--老师问:你喜欢哪位新朋友,把它所在的段落读出来,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师或生范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本次读课文的过程中,利用摇篮图片,引导学生明白,以前的摇篮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篮是竹字头,爸爸妈妈用手不停的摇,小宝宝才睡的香,所以摇是提手旁,这样帮助学生记住了摇和篮的字形,又让学生理解了摇篮的意思。同样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停机坪的意思。表演读 --以小组4人为单位,分别戴上4位小动物的卡通头饰,加上肢体语言,上台演绎课文内容,多组展示,其他组评价。把课堂气氛涌上高潮,同时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记忆。5、拓展练习,积累语言。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除了课文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还会有些什么动物植物会对荷叶说话呢?给孩子们设定想象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来组织语言。充分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用上句式:()是()的()。6、作业布置。(用自选式)(1)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全文。(2)认读12个生字。(3)听写7个生字。九、板书设计13 荷叶圆圆小水珠躺摇篮小蜻蜒立停机坪小青蛙蹲歌台小鱼儿游凉伞我设计的板书规范、布局统一,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对学生可起到理清课文思路、便于背诵课文的辅助作用。总之,本课时教学,从低年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使教学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