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课标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树和喜鹊》课标分析

ID:812126

大小:65.7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6树和喜鹊》——教材分析《树和喜鹊》这篇课文是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着“伙伴”这个主题展开教学。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相处,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道理不在直接告诉,而是在朗读和感受中细细体味。《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发现;在读中学会积累是我设计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课上引导学生感悟“孤单”,体会“快乐”,谈一谈自己会想些什么,从而感悟出故事的含义。《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树和喜鹊》这篇课文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6课,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识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阅读课文中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同时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时,我就运用联系上文、借助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后对于课文或故事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较为完整的讲述下来,并且能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简要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见闻。”针对这一课程标准,在本课结束后留下口头作业,让学生把这个动听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另外还推荐乐金波爷爷的《眼睛树》《金海螺小屋》等童话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一切情感的体验不能离开课文,所以课堂上首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课文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采取运用换词 比较,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带入到句子中让学生比较阅读,体会两个词语所要表达出来的不同含义,进一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而配乐情景朗读,是为了进一步揣摩角色心理,让学生能够走入文本,走入角色的内心,以读带讲;另外让学生化身为小喜鹊,体会自己孤零零的一个时,会想些什么,能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让学生入情入境,更能体会文本,体会角色感受。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学生就能更好地读出孤单、寂寞、期盼、快乐等语气。低年级的孩子是个特别爱表达的年龄,他们喜欢把平时生活中见到、听到的事情讲给别人听,所以课后让学生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小伙伴,从而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课堂中落实这些目标,帮助学生在掌握和理解这一文本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困难和障碍,所以课堂中教师也有适当范读,让学生边体会人物心情边朗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