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吃水不忘挖井人 (2)

ID:810163

大小:2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1、学会“担、若、挽”等9个生字。会写“候、什、池”等十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教师听学生读课文,并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读书。  2、生字纠错。(1)抽读要认识的生字生词:沙洲坝、挑水、浑浊、脏水、卵石、激动、恩人、石碑  抽读要掌握的生字生词:忘记、主席、领导、革命、方便、人民、旁边、想念、杂草丛生  难读的词语:瑞金、疑惑、苦笑、热火朝天、喷涌而出 (2)指名分段课文。  A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书。  B指名读全文,正确、通顺、流利的读书。  C自由读书,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D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3、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三、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说说本课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学会的,你怎么记住它们?  2、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自己挑选简单的字书写。  教师可提示学生保留“候”“挽”“劳”“经”几个学生容易书写出错的字。  4、学生练习书写。四、课后作业:1、书写生字、词。2、形近字组词3、选择正确读音板书:11、吃水不忘挖井人                  候挽劳经什池担央政府劳经反思: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如:“穿衣不忘织布人”、“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建房人”等等,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二、学习课文,分段指导朗读。  1、继续由“水”入手,讨论提出的问题,沙洲坝人民吃的水是怎样的? 提示: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沙洲坝人民喝的水很脏,抓住“浑浊、很脏、杂草丛生、苦笑”体会当地人的无可奈何,和吃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抓住“涓涓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泉、激动”等词,体会井水的清澈。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不同的水的样子,突出了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  2、他们是怎样挖水的呢?  提示:  第三自然段中,“ 第二天 商量 带头 热火朝天 亲自(铺、垫)”表现出毛主席对村民的关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体会练读。  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4、村民为什么称这口井是“红井”?你读懂井边石碑上的字了吗?  46“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用一个成语概括沙洲坝人民的这种行为,理解“饮水思源”。  5、句式仿说:四、整体感知,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2、小练习(1)区别组词。   望( )主( )席( )导( )便( )杂( )旁( )   忘( )住( )度( )异( )使( )柴( )傍(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时刻——(  ) 想念——(  ) 浑浊——(  )   立刻——(  ) 疑惑——(  ) 激动——(  )(3)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  )不忘(  ),时刻想念(  )。五、总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练习册:46页1、2、3、4、5题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 沙洲坝挖了一口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井吃水难(马主席、战士)时刻想念毛主席反思: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于是我问学生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提供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