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ID:805244

大小:1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体会“最、还、睡着了、、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等词语的用法。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3.通过寻找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明了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4.了解出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学习他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学习难点】揣摩在特定的环境和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的用词造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学法指导】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背景解读法【知识链接】[介绍文体]本文是一篇悼词。悼词是在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在结构上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背景了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的马列主义文献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写的。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心脏停止了跳动。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亲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参加人数不多,但他们身后却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与他一生并肩战斗的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一篇极其重要的讲话。他满怀无产阶级革命深情,论述了马克思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者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预习须知】一、品读全文,夯实基础。(A级)1.给加点字注音,并要求读准字音。悼词(dào)肤浅(fū)不可估量(liáng)纷繁芜杂(wú)嫉恨(jí)诬蔑(wū)豁然开朗(huò)衷心喜悦(zhōng)诽谤(fěibàng)诅咒(zǔzhòu)卓有成效(zhuó)2.解释下列词语。浅尝辄止:浅:一点;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坚韧不拔:韧:柔软而结实。拔:移动。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特别。效:效果。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豁然开朗:豁:猛然间。开朗:开阔明亮。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二、整体感知,回答问题。先把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含义。(B级)(点拨:参看悼词的特点,先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等,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贡献,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明确: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1)——评价(2-7)——悼念(8-9)。 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请学生找出依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三、语段品读,回答问题。1.在第一段中,对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说得非常详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C级)(点拨:重点把握“两点三刻”“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还不到两分钟”等这些词汇。)a.“停止思想了”:思想家停止思想,表现了痛惜之情。讳饰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情感。b.“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睡着了”又是讳饰的手法。含蓄委婉,痛惜崇敬c.“还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万分悲痛,永志不忘。2.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评论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请同学结合文本回答具体有哪些贡献?(C级)革命理论:A.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C.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革命实践:A.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B.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C.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其中最伟大的贡献)3.分析下面两句话,感受马克思的无私品德。(C级)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点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敌人的攻击当作蛛丝,含蓄发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