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涉江采芙蓉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案】涉江采芙蓉教案

ID:796896

大小:34.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导入:世界总会有痛苦的感情,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里漂流,我们今天就要去聆听一段忧伤的吟唱,那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声叹息,是一朵忧郁的苦痛的花朵。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板书)二、知识积累:师: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对《古诗十九首》做一番了解。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哪位同学来为我们总结下?(学生代表回答)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的很认真,总结的相当全面啊!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因其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在钟嶸的《诗品》中评价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通过本篇《涉江采芙蓉》去体会其“一字千金”的魅力吧。之所以是自由朗读,因为一起读容易禁锢大家的头脑,让同学们无法放飞想象力。注意朗读的三步走策略——一读其音,二读其义,三读其情。好,时间交给大家。生:自由朗读。师: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男生读,女生评价。女生读)师:可以说读的各有千秋,读罢这首诗,大家觉得这首诗好理解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呢?生:忧愁,悲伤,相思,思乡⋯⋯师:看来大家有着多重解读视角啊!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赏析这首诗歌呢?生:意境师:嗯,是的,解读诗歌首先分析意境,还有吗?生:艺术手法师:对,还有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些都是诗歌的外衣,那还有没有内蕴呢?生:表达的感情师:很好,还可以从诗歌中主人公表达的感情角度去赏析。那么我们就来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4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成一个任务吧,按照大家的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去探究讨论,然后请代表来给我们总结出你们的观点。现在开始!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1、意境——高洁优雅①:“芳草”的“兰泽”意象: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芬芳馥郁的水草。在屈原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香花香草的意象,将其赋予了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因此,“兰泽”、“芳草”便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环境。②:“芙蓉”:又名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在古今大量诗文中,它有许多寓意,如:君子之花: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突出其姿态优美、气质高雅;佳人之花: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莲花亭亭玉立,叶如裙,花如面,确实是一朵佳人之花啊!爱情之花:《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由于“莲”与“怜”谐音,“莲子”即“怜子”,语意双关,表达女子对所爱之人的纯洁的爱恋。总结:在那样一天,日暖花香,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诗歌开篇便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2、动作——纯真自然①、采目的——遗所思方式——涉江结果——不得(所思在远道)、总结: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古老的中国一直有折芳馈赠的传统,比如说母亲节我们会送康乃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而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展开想象力,给它补充出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4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如:因为对你纯洁的爱,所以看到荷花想采下来送给你。为此我不惜涉江之劳,也许我不善划水,不懂荡舟,但一定要涉江把花采到,赠给最爱的你。但,此时的你啊远在天涯,手中的花不能送达,我的一腔热情如遭一盆冷水,霎时间天地也黯然失色⋯⋯②、环顾目的——无奈远望,“悲歌可以当泣,远望权且当归”结果——归之不得,“长路漫浩浩”总结:“环顾”即回望,更显得对故乡的依恋、对思念中人的深沉爱恋。结果,事实上远望是看不到旧乡的,更看不见爱人,从想象中跌落现实,视线必被青山阻隔,浮云所遮。长路漫漫,天地苍茫。故乡归之不得,爱人见之不得。所以,在高洁优雅的环境中,主人公不辞涉江之劳而采芙蓉,欲遗所思,遗之不得,无奈回望,以望代归,又终究归之不得。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主人公情感的外化,真纯自然。3、感情——深沉忧伤主人公爱之深思之切,才会采芙蓉、遗所思,遗之不得故深沉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渺茫,相聚无望。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幻化为天地间的一声幽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生:(补充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我日思夜想的人啊,想我们相敬如宾,彼此恩爱,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奈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同心却离居,难道这一生就要这么忧伤度过吗?总结:“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在这声深沉忧伤的叹息中,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深厚的感情。这种爱至真至纯至深至上,令人感动而敬佩。五、深入思考,拓展延伸师:何以有终老之悲叹?生:要结合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师: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生:战乱,动荡不安。师:同学们还记得《出师表》吧,其中有一句诸葛亮的关于后汉的话,“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补充背景知识):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举官不再问品性、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阻塞了一般文人士子的出路。使得那些胸怀抱负的人为了功名、为了前途,要么游历京师,要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4页-----------------------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么拜谒州郡,以求权贵之门的引荐。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怀壮志,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反映在文学中,便有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六、课堂小结:《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布置作业: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涉江采芙蓉》扩展成一个故事,写在周记本上。八,板书设计:涉江采芙蓉意境——高洁优雅:“兰泽”、“芳草”、“芙蓉”动作——纯真自然:“采”、“环顾”感情——深沉忧伤:“同心”、“离居”、“终老”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4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