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赤壁赋》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2

ID:795671

大小:4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赤壁赋》同步训练【基础知识积累和课内阅读】1.选出加粗词注音、释义正确的一项。A.歌窈窕(yáotiào)之章浩浩乎如冯(píng通“凭”,乘)虚御风击空明兮溯(sù)逆流而上)流光B.倚(yǐ依)歌而和(hè唱和)之不绝如缕(lí细丝)C.余音袅袅(niǎo声音婉转悠长)苏子愀(qiǎo)然横槊(shù长矛)赋诗D.羡(xiàn羡慕)长江之无穷洗盏更酌(zhuó商量)泣孤舟之嫠(lí)妇2.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3.下列句子,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⑷侣鱼虾而友糜鹿4.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5.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6.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举匏樽以相属D.相与枕藉乎舟中7.指出各句加粗词与例句加粗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例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望美人兮天一方B.忧劳可以兴国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8.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扣舷而歌之 歌曰C.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D.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9.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译文: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课外延伸阅读】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①—②题。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末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诗人历尽政治的险恶,终于由偏远的瞿唐滟预关归来。B.“满川风雨独凭栏”这句诗于“岳阳楼上对君山”的意思大体是相同的,都是说诗人登上了岳阳楼极目远眺烟波中的君山。C.“可惜不当湖水面”是说倘若能够乘舟前去观看充满神奇色彩的君山,那更是妙不可言。D.“银山堆里看青山”,诗人厌恶世俗的金山、银山,认为真正美好的是大自然,是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未到江南先一笑”,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生还的喜悦,所以虽然还未到故里,早已喜笑开怀。B.“缩结湘娥十二鬟”的诗句,引用典故,借娥皇、女英的传说,赋予君山美妙神奇的色彩。C.第一首诗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逐层写出了诗人生还之乐;第二首诗充满想象,既是写神奇的传说,又设想自身新临君山的景色。D.这两首诗都写得明白清浅,通俗易懂。第一首直写行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二首思绪浪漫,欣喜之意流于笔端。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①—②题。乌夜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①选出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   ]A.“无言”而又“独上”,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B.“月如钩”在此处象征着人事的缺憾,被锁者,也不仅为“清秋”,亦为人也,凄婉哀伤之至。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上片所写,是后主李煜眼中之景,尚未着意抒情,是为下文作铺垫。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是将“离愁”喻为“丝楼”,生动地描绘出“愁”的深重、纷繁、无头绪。又呈吴郎①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令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公元767年,杜甫住在四川夔府的一所草堂中,后把草堂让姓吴的亲戚居住,这是第二次写给吴郎的诗。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扑枣”即打枣,一二句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对西邻打枣的态度和原因。B.三四两句是分析西邻打别家枣的原因,实在是出于贫穷无奈,因此作为枣树的主人应对她表示亲善。C.五六句是劝诫枣树的新主人吴郎不要一搬进草堂就插上篱笆,使西邻多心,即使是防范远方的来客也不合时宜。D.“征求”是指官吏们的剥削;“戎马”是指战乱。作者进一步分析西邻扑枣的原因,指出根源是官吏们的盘剥和持续十年的战乱。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进天阙。[注]此词写于靖康耻(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徽宗赵佶、钦宗赵恒被俘北去,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刚刚建立之时。陈迁辉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①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A.开头三句写作者倚栏远眺,在一片风雨凄迷中,作者仿佛看到了中原人民在金兵铁蹄蹂躏下辗转呼号的惨境,以致于“怒发冲冠”。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写自己已30多岁,建立的一些功业已化为了尘土,只留下当年披星戴月转战千里的回忆。C.“驾长车”句写自己要驾着战车向敌军猛攻,要把敌人的要塞贺兰山踏破缺口,践为平地。D.“壮志”句中的“壮志”与“笑谈”是互文,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者侵扰罪行的切齿痛恨。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音调激越,风格豪迈悲壮,为我们勾出了一位硬骨铮铮、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B.全词分四层抒发了“壮怀”:回顾往昔战斗岁月,激励自己继续奋斗,国耻未雪,臣恨难灭;消灭敌人,收复失地;统一江山,朝拜皇帝。C.上阕结尾“莫等闲”句已成为激励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早当奋发有为的千古箴铭;下阕结句把“朝天阙”当作自己的最高理想,流露出的忠君思想则是不足取的。D.这首词语言朴实粗犷,掷地有声,很好地表达了悲愤激越的情感。参考答案 1.B 2.C 3.B4.A  5.C  6.D7.B   8.A   9.C10.①D②C  11.①C②C12.①B②Cw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