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与地坛》

ID:795198

大小:707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与地坛史铁生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作者曾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第一部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79)中短篇小说集:《奶奶的星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祗(qí)所在。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15个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之天坛举行的,直到明嘉靖9年(公元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13年(1534年),改叫地坛。地坛 一、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学习重点和基本要求 1、宿命():2、坍圮():3、玉砌雕栏():4、亘古不变():5、颓墙:6、肆意():7、隽():8、恪守():9、捋10、熨帖:()sù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人的生死和贫富等由命运或天命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tānpĭ倒塌,坍塌。qì用玉雕刻的台阶、栏杆。砌:台阶。gèn整个古代没有变化。亘:空间和时间延续不断。颓:坍塌,倒塌。sì不顾一切由着自己性子去做。juàn,另同“俊”(jùn)言语、诗文等意味深长。kè严格遵守。恪:谨慎而恭敬。luō手握着东西向一端抹取。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yù表示心里平静。检查预习另读“熨”(yùn),如“熨斗”。 掌握词语沧桑(cānɡsānɡ):剥蚀(bōshí):肆意:落寞:“沧海桑田”的略写。喻世事变化很大。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侵蚀。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寂寞;冷落。 猝(cù)然:纷纭:恍惚(huănɡhū):突然,出乎意外。多而杂乱。(指言论、事情方面)。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初步把握文章的两条线索。(一)我与地坛(二)我与母亲 一个的“我”一个的“地坛”一个的“母亲” 一个①消极颓废、丧魂失魄(或②重新振奋;③由懦弱变顽强;④自私悔恨;⑤善于思考;⑥对地坛一见钟情;⑦由悲观变乐观……)的“我”。一个①荒芜但并不衰败(或②与我有缘分……)的“地坛”。 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一个①消极颓废、丧魂失魄(或②重新振奋;③由懦弱变顽强;④自私悔恨;⑤善于思考;⑥对地坛一见钟情;⑦由悲观变乐观……)的“我”。(相应文本依据:①“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青春年华突然瘫痪的史铁生的心情消极颓废、丧魂失魄。在地坛里“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②走出生命中的低谷,写出美文。③由逃避现实,转变为重新拿起笔,面对苦难人生。④起初没能理解母亲深沉的爱,当真正理解时母亲却已病逝。 ⑤为什么生?为什么活?⑥“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成就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地坛给了我启示⑦由想死转变为觉得死并不可怕)⑵小结:“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离不开地坛,离不开母亲。 一个①荒芜但并不衰败(或②与我有缘分……)的“地坛”。(相应文本依据:①“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蜂儿……片刻不息。”“十五年中……譬如……”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生命的涌动使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②我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 ⑴一个①既疼儿子又理解儿子(或②最苦、最伟大)的“母亲”。(相应文本依据:①“知道……”“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解读:“送”体现母亲对“我”的理解;“忧”体现母亲的坚忍;“找”体现母亲对“我”的关爱。“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⑴一个①既疼儿子又理解儿子(或②最苦、最伟大)的“母亲”。②“不知道……”,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解读:“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饿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所以母亲是活得最苦的。“空落的”“不眠的”等词句形象地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我与母亲”)。⑵地坛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活“,母亲又让“我”明白了什么问题?(学会了解别人。不要被困难吓倒,而应勇敢活着,要去关爱别人)⑶小结:母亲不是用语言去教育儿子,而是用行动、用爱感染儿子,地坛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活”母亲则让“我”明白“怎样活”。明白了生存的意义,人应该坚强地面对苦难。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荒芜、冷落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充满生机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作者从这些景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既然小小的蜜蜂都用双翅扇动出雾一样的极速蜂生,既然小小的蚂蚁“想透了”蚁生后就“疾行”投入了蚁生,既然小小的瓢虫都能够累了息,息了作地自得苦乐,既然小小的蝉儿都有鸣唱和寂寞交替的蝉生;既然小小的露水都能积聚摔出万道金光,既然静止的草木都能发出生长的喧响;既然一切微弱纤细的有生无生,都展示出独特的各自悲欢和生命的鲜活灵动;既然“园子荒芜但并衰败”,作为人,一个大写的人,史铁生终于想通,双腿残疾但精神不能残疾,死亡未临就要好好地活下去!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死是一种必然,一种天意,不必害怕,不必急于求成。死神是人生最守信用的伙伴,早晚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在你没有力气生存的时候,死神肯定会来搭救你。在史铁生眼里,死是一种回归,有回家的温馨,有节日的快乐。沉思的结果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相较于5节,第7节的写景,在感官、远近、高低、时间、人称、虚实、物我等方面有了哪些拓展深化?由近前的打量到高远的观照,由描摹实景到象征写景,由视觉听觉描摹到视听嗅味交融,由当下的见闻到四季的感受,由草长虫鸣到人的活动,由我的感受到你的融入,由观照外在的景物到“窥看自己的心魂”。 ●去掉6个“譬如”也通,加上6个“譬如”的好处?连续6个“譬如”,一口气引出了6幅画面,像选拍镜头一样,一个“譬如”就是一个“咔嚓”,形成阅读的警醒效果。史铁生用自己的眼睛更用“自己的心魂”选拍了一组撼人心魂的画面。 景物特点落日灿烂雨燕高歌孩子好动古柏默立草木泥土味道烈纯落叶姿态万千启示生机盎然亘古不变生命永恒,每个生命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景物描写的作用1、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3、景物描写本身,又与“我”的感悟密切相关,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 第一幅: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沉,阳光铺洒大地的画面。“落日”总让人联系起一些即将衰颓、濒临生命终点的事件、情绪和心境;“坎坷”,更是赤裸裸的表白了某种挫折与痛苦。但就是这样的“落日”在它今天生命的终点——即将沉入地平线之下的时候,却获得了“寂静的光辉”,而此种安宁的扩散,不仅让“坎坷”的高低崎岖,有了“被映照得灿烂”的结果。联想我们人生的某种境遇:到了人生暮年,如若于安宁之中回首过去,那一个个挫折、苦难必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光彩夺目的珍珠,是它们让我们痛苦、绝望,但也是它们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如果说第一幅落日余辉图是史铁生获得了对生命艰难的释然,那雨燕高歌图则是渺小个体抗衡巨大力量的歌颂。第二幅:高歌的雨燕真的令人钦佩,它们不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际出来翻飞,而是选择“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并且以微小的身躯,对抗“天地”,让天地顿生“苍凉”之色。其中彰显的生命是多么得伟大与崇高,透出的不仅是一种执着,一种顽强,同时又是何其悲壮! 如果说第一幅落日余辉图是史铁生获得了对生命艰难的释然,那雨燕高歌图则是渺小个体抗衡巨大力量的歌颂。第二幅:高歌的雨燕真的令人钦佩,它们不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际出来翻飞,而是选择“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并且以微小的身躯,对抗“天地”,让天地顿生“苍凉”之色。其中彰显的生命是多么得伟大与崇高,透出的不仅是一种执着,一种顽强,同时又是何其悲壮! 第三幅: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那脚印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种怎样快活的场景啊!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热情奔放,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其实,在这轻描淡写、若不经意当中,他想的恐怕不止是这几个孩子。或许他会想到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这世上?我将来要到哪里去?他甚至有可能想到的更多,更远.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曾经困扰很多人,而且将继续困扰很多人的的哲学命题。史铁生由雪地上几个孩子的脚印隐隐点出, 那些镇静地站着的苍黑的古柏——让人想到时间的久远,宇宙的永恒,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但这一切并不让人感到消沉,而是让人感到光阴寸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暴雨之后的草木与泥土的味道——草木一如生命的热烈与纯真,泥土也是生命气息的荡漾,让人迷恋和沉醉!落叶的飘摇歌舞是对生命的礼赞,落叶的坦然安卧表现出生命怡然逝去的平静与安详。那满园中播散的味道虽苦但令人感到舒服而满足。这一切展示出作者应该有所为的坚定的信念。 古园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他在这里找到活下去的信念,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的灿烂;虽为古柏,却有执着的追求,虽为落叶,却可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 “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1)我家与地坛很近。(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被人遗弃的古园——被社会遗弃的人荒芜但并不衰败——残疾但并不消极古园被肆意雕琢,不能改变——躯体遭受残疾,但精神不变(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史铁生已将自己部分身体器官尽可能捐献给了需要者,骨灰也将撒放于北京地坛公园,意在静悄悄离开这个世界,不留下任何痕迹。但他的心魂永远与我们同在,其人其文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个不可忽略、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标高和引领。为此,我们倡议,由全国作家与读者自愿捐款,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一座史铁生铜质雕像,以凝定我们共同的敬重与景仰,供所有思念他的人与他日后相逢。《天涯》杂志社2010年1月6日 身体残缺思想健全丰满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陈村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史铁生)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 韩少功《灵魂的声音》这位用轮椅承载着生命之躯的作家,在精神“上帝”——地坛的引领下,战胜了死神,超越了自我,因此,他虽然注定了不能像余秋雨那样进行“文化苦旅”,不能像周涛那样“旅牧长城”,更不能像马丽华那般“西行阿里”,但他可以“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谕而多一些自语”。 总结对这篇自读课文,重在赏析。作者本文的首要线索是“我和地坛”,即命运受到重创之后,作者面对地坛的思考。文章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物我不分。 作业1、通读全文,领会作者情感。2、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字里行间体现出你的情感(或喜爱或哀伤等)。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一、通过继续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第二条线索。二、领会散文的创作方法,领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请同学朗读自己的文字)检查作业 史铁生由残疾颓废到感悟觉醒,他走过了怎样的人生轨迹?请你具体解说颓废——逃避——静观——思考——感悟——觉醒 颓废逃避静观思考感悟觉醒因为残疾,又找不到工作,情绪低落,甚至想自杀进入地坛,本来想找一个地方回避他人因为地坛特殊的环境和自身的无聊,而有机会静观周围景物和他人的活动从环境中得到启悟而引发思考关于生死随着思考的深入,而感悟出生命的意义母亲的爱,母亲的尊重,母亲的无奈,母亲临终的嘱咐,母亲的突然去世;我的无情,我的痛悔,我的追思,我对母亲一生的总结发现,而终于对生命和苦难产生感悟以至觉醒 分析第二部分,体会第二条线索1、提问:该部分写母亲对“我”做了哪些事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毫不张扬的爱?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2、提问: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明确:正是母亲的行动,使作者在她猝然去世后,进行设想、体会。3、文中第二节有一句话“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设想”对刻画母亲有什么作用?明确:这种“设想”无论对写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能作这样的设想,才能充分理解母亲的爱心。如果仅仅写母亲帮我上轮椅车,目送“我”上地坛,到园中来找“我”那还不足以表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母亲在家怎么样,日日夜夜怎么想,写这些,才能使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可是不去设想,就不能懂得母亲的爱心。 提问: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明确:作者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到儿子的出息。作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的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切心肺。 5、提问: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明确: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6、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鉴赏吸收 (一)思考: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在写散文方面的技巧呢?1、回忆漫长岁月的日常生活要理出一条思路来。“我与地坛”这个题目,设身处地想,很难写。时间跨度十五年之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从写起?从文章节选部分来看,先写自己,再写母亲。作者写自己那一部分,以“我”残疾了双腿之后对生命的思考为线索,而将地坛的环境描写分散挂在这条线上,既扣题目又显示了生命的历程。写母亲那一部分,则由“我”这一部分派生出来。 2、写作,即可以反映客观世界,也可以表现内心世界。史铁生不是那种依马而立下笔千言的“高产作家”,但他是一个寻求文字分量的作家,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特的作家——他自己给自己决定了:他所传达的思想意蕴在与人的存在处境的关联方面,要比其他作家显得更为密切,更为细致,也更为丰富深刻一些。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3、散文应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富有情感表现力。在本文如月光般清纯的叙述中让人感到自己也变得纯洁而多情。并不是说好散文一定要感化读者,但是在史铁生的笔下,无情的岁月似一张流走的脸庞,成为音乐、图画和梦幻,尽管忧伤像地坛一样古老,但是母亲身上那种真挚而坚韧的信念使我们永远无法忘怀。本文语言富有创新精神。例如文中对地坛的第一、二处的景物描写等。 (二)分析讨论:从思想内容,本文值得我们借鉴吸收有哪些?明确:1、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2、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3、珍爱生命,珍爱健康。4、要关心残疾人。 作业1、完成课后思考题。2、以下面的文字开头,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部分不少于600字。前路坐在京杭直达快车上,朦胧地以为在向北走。车过天津之后,适逢供应地图册,就买了一本翻阅起来,方知道路并非向北走,而是走的正西北,再掉转头看看过来的路,原来已经转了三个大弯,杭沪一段是向东北走的沪宁一段几乎向西,只有南京到天津这一段才是大体向北的。这不禁使我浮想联翩。3、回去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据此写一篇文章。(2、3两题任选一题)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