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浅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拿来主义》浅析

ID:792769

大小: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拿来主义》浅析一、背景和主题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刀四日。当吋,日木帝国主义在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又觊觎我华北地区,屮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国民党反动政府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一方面变木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一方而更加疯狂地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以便使帝国主义“可以不费力量的进来”。同时,为了强化法西斯统治,蒋介石亲自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妄图以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抗拒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文化界,那些“尽'宠犬'职分”的反动文人,也叫嚷着要“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媚外”与“复古”,相辅相成,构成了国民党政权及其帮凶文人的基本特点。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一九三四年询后,左翼文化界开展了关于民族形式、大众语和拉丁化文字改革等问题的讨论。鲁迅积极参加了这些讨论。在讨论屮,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在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极其错误的观点。譬如有人把有批判地借鉴和采用旧形式攻击为“类乎投降”,“为整个I口艺术捧场”。(见《且介亭杂文•论I口形式的釆用》)有人把汉语中适当借用欧化语法和外來词汇侮蔑为“一定要把中国语取消”,是受了“帝国主义的指使”。(见《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附录)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批判错误和糊涂的观念,鲁迅在这个时期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娴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待古代和外国文化的基本原则,指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來的作品别开生而也是一条路”。(《月•介亭杂文•V木刻纪程〉小引》)《拿来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篇。关于《拿來主义》一文的主题,近几年出版的鲁迅杂文选读一类的书,几乎都说成是“体现了鲁迅对待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我以为,这个概括是不够准确的。鲁迅在写木文之前一个月,写过一篇题为《论“I口形式的采用”》的文章,讲的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文中说,采用旧形式“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O这里,作者用了“吃用牛羊”这个生动的比喻,深刻地阐明了“古为今用”的原理。在《拿來主义》这篇文章中,作者也用了一个“旧宅子”的比喻。如果单独抽出这个比喻来,用它来说明“对待文化遗产的观点”倒也是很贴切的。上述那种关于主题的概括,主要原因恐怕就在这里。然而这样一来,却割裂了原文,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在本文中,鲁迅首先批判了对待外国文化的儿种错误态度和方法,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显然,“拿 来”是和“闭关”、“送去”、“送來”根本对立的,这个“拿来”指的是从外国“拿来”,也就是说要冇分析地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的长处。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an“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口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本文的基本思想和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方针是一致的,而“hi宅了”的比喻止是为了阐明这个思想的。所以本文的主题应该归纳为,鲁迅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复古媚外的“送去主义”和盲目排外的错误思想,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论“旧形式的采用”》和《拿来主义》的主题不同,但关系密切,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可以看做是“姊妹篇”。二、“送去”•“送来”•“拿来”本文从结构上看,分做两部分。询一部分是“破”,批判“送去主义”;后一部分是“立”,阐发“拿来主义”。封建的“闭关主义”在侵略者的枪炮之下破产了,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集团由惧外变为崇外,媚外,“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对于国民党反动政权出卖祖国山河、资源和主权的罪行,鲁迅用了“别的且不说罢”一句含蓄地予以揭露,表现出强烈的憎恶和愤怒。接着便集中地批判了表现在文化领威里的“送去主义”。作者以当时发生在文化界的三件事做例子,但并不就事论事,批判的锋芒不是指向那儿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儿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文人的。文化界的“送去主义”有自己的特点,就是以“保粹”来“取媚”。用那些“红肿之处,艳如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国粹”,来夸耀自己几千年来的“文明”,同时,又靠这“国粹”,来“发扬国光”,博取洋大人的欢心。他们既表现了阿q式的“自大”,乂表现了奴才般的“事大”,从来也不考虑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学习外国的长处,按照“礼尚往来”的原则,汲取外国的经验。“送去主义”者常常以“丰富”、“大度”自诩,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拙劣的自欺欺人的伎俩,是掩盖他们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岀:正如尼采自诩为太阳,其实是发了疯一样,那些“张目摇舌”地吹嘘“中国地大物t専,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要使屮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只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鲁迅特意点明,“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这是告诉人们,帝国主义并不是什么雍容大度,慈善心肠。他们以主子自居,视中国人民为犬马,抛來一点“残羹冷炙”,不过是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手段,是进一步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钓饵。鲁迅说“不想举出实例”,意思有两层:一是无须指岀,因为彖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二是不能指出,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国民党卖国政策的含蓄而锐利的批判。 由“闭关主义”变为“送去主义”,从而导致帝国主义的“抛给”或“送来”,这就是反动统治集I才I及反动的文化界由“惧外”到“媚外”最后是“降外”的发展逻辑。文章的第一部分揭示了这一反动逻辑,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承上文说自己“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意思是,如果再讲下去,不仅显得口己不够“大度”,而且让那些复古媚外的统治者及其帮凶们'摩登'不成,恼羞成怒,必加报复,自己也可真是有点“不识时务”了。这是一句讽刺性的反语。随后,鲁迅正面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送去'Z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需耍指出,鲁迅在这里所说的“送去”和上文所述的“送去主义”是冇原则区别的,应该理解为在平等条件下互通有无,在自立的基础上对世界做出贡献。要实行“拿來主义”,必须首先弄清“送来”和“拿来”的区别。自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送來”的东曲很多:“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冇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彩,日本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四”。帝国主义的无孔不入的侵略,使中国丧权失地,经济破产,内战不休,民生凋蔽,加速了殖民地化的过程。“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廿排外的思想。其原因就在于没冇认清那些东西都是“送来”的,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利益服务的。而“拿来主义”则不然,它是中国人民根据口己的需耍,主动地、冇分析冇批判地学习外国的长处,以便使国家成为新国家,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鲁迅运用“旧宅子”的比喻,生动地阐明了“拿来主义”的道理。然后深刻地归纳出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则,揭示了实行“拿來主义”的意义。他指出:“我们要拿来……首先要这人沈着,勇猛,冇辨别,不自私。”在这方而,鲁迅是为我们做岀了榜样的。从青年时代起,鲁迅一直努力介绍和翻译外国的进步文艺作詁,作为滋养屮国新文艺的养料。他特别重视翻译和介绍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作品和苏联革命作家的优秀作品,因为这种作品对中国的革命冇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到了后期,他克服重重障碍,自觉地、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用来指导自己的战斗。他的那种“从别国窃得火来,本意是煮自己的肉”的自我革命精神,更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总之,分析这篇文章,应该紧紧把握住“送去•送来•拿來”这条线索,把这三者的关系谈透了,文章的结构和主题也就清楚了。三、关于“旧宅子”的比喻鲁迅用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做比喻,來阐述“拿來主义”,是新颖、生动、贴切而深刻的。在教学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关于“宅了”的来源,鲁迅说“且不问”,但行文中却说到“阴功”,点明几种可能的来路,这就顺笔对当时黑暗社会状况和封建迷信观念做了讽刺和抨击。 “孱头”、“昏蛋”和“废物”代表着当时社会上三类人物,三种思潮。“孱头”是指对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患恐惧病的人,主要是批判主张“复占”、“保粹”的遗老遗少们。鲁迅曾在《看镜冇感》一文中,为这些人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画象:“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毎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昏蛋”是指那些对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持虚无主义态度的人,他们不加分析地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例如,当时鲁迅主张适当吸取“欧化文法”,以便使汉语更加严密。有个文公直竟然写文章说这是“消国主义灭绝华人”的“一文化毒瓦斯”,骂鲁迅是“为西人侵略张目的急先锋”。这位“含狗血喷人”的文公直,可以算做这一类“昏蛋”的典型代表。“废物”则是指胡适、陈西淳、林语堂之流的买办文人,他们鼓吹“师法外国”,“全盘西化”,完全拜倒在“西方文明”的脚下,充当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拐客。关于“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以及“姨太太”等比方,是用来说明“拿来主义”要“占有”,必先“挑选”的。挑选的标准则要看它对我们是否真正有益,从而区别对待之。“鱼翅”是比喻冇益无害的事物,尽管旧主人用它来“宴大宾”,以显示豪华富贵;我们则不必为表示口己的“平民化”而抛掉它,应当把它看成普通的食物来滋养我们的身体。“鸭片”是指有益也有害的事物,我们要正确处置,以发挥其有益的一面的作用。既不要“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也不要一面高喊禁止,一面“出售存膏”,故弄玄虚,让它继续害人。“烟枪和烟灯”是指有害无益的事物,除了少量保存,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Z外,多数必须马上消除毁掉,而不能以痈疽为宝贝,向别人夸耀。至于象“姨太太”Z类的毫无价值的腐败事物,则须除恶务尽,否则,“拿来主义”就要变质。鲁迅在这里讲的是在那些唱着“彻底”高调的人看来统统都要排斥的事物。鲁迅主张对这些貌似有害的事物也要加以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弃取,或化“害”为“益”。鲁迅的分析充满了革命的辩证法,冇力地批判了各色齐样的形而上学观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