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师说》练习

ID:792302

大小: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词句的含义和思想内容,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唐代散文发展的简况。3.重视熟读和背诵,培养文言语感,寻得优美语言的内蕴及丰厚哲理。4.掌握“古文”、奏疏、文赋、传等文体的特点。5.清楚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张、理论、实践及其影响。学法指导:初唐骈文占文坛统治地位。骈文追求文辞华美,声律和谐,对偶工整,用典繁富,重形式而轻内容。骈文的畸形发展,成为散文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恢复先秦两汉散文的优秀传统,批判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就成了唐代优秀散文作家的共同任务。这一任务,是通过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完成的。韩愈和柳宗元,犹如并峙的双峰,成为唐代散文的杰出代表。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韩愈重视文学创作的艺术独创性,对发展和完善古代散文的体裁品种和艺术形式,对丰富散文的表现方法和文学语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散文作品,众体兼擅,卓然自立。韩愈长于说理,或议论透辟,气势纵横,逻辑严密;或于短幅之中写得波澜迭起,或于嘲谑之中显出犀利锋芒。柳宗元的作品更富于民主精神和现实性。他那些记人叙事之作,多描写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取材于现实生活,寄寓了作者的进步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体现了作者嫉恶如仇、关心民生的精神品质。柳宗元的寓言讽刺文和山水游记是两类最富创造性的文章。他的寓言,讽刺一些社会现象,概括某种普遍的生活真理,篇幅短小而格局精巧,立意奇警而刻划生动,是极有战斗性和艺术性的讽刺文学;他的山水游记在对自然美的描绘中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他的说理文精辟深刻而又深入浅出。由于古文运动的直接影响,晚唐还出现了散文化的赋。杜牧的《阿房宫赋》骈散相间,明快流畅,可视为宋代欧阳修、苏轼文赋的先声。《师说》就是“古文运动”的“宣言”,文章散句单行,句式多变,批判现实,阐明主张,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学习上要着重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时代意义,感受文章批判世俗陋习的愤慨之情。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骈散结合,感情激越,想象丰富,感染力强。需要在反复诵读中涵咏,把握其借古讽今言兴亡之道和大量运用比喻、对偶的表现手法及文赋“铺采摛文”的写作特点。《谏太宗十思疏》是篇奏疏,语言生动,言辞恳切,并无典故堆砌之弊端,已初露由骈入散的倾向。文章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修身治国思想,可以结合现实加以领会,从中理解作者忧国思治之情。同时注意积累那些一直被人们沿用习引、精警上口的语句。《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性的传记散文。文中借郭橐驼所谈种树的原则,来比喻为政治民的道理,是柳宗元寓言文学中的名作。因此在学习中应该注意:一、探讨柳宗元在古文、寓言及山水游记的成就。二、认识寓言故事的表现形式与特质。三、了解作者借郭橐驼种树所寄寓的政治观。5 21师说[基础知识]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2),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2.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惑而不从师或师焉,或不焉A无长无少少长咸集B句读之不知读书破万卷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3.下列句子中“师”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惑而不从师③吾从而师之④吾师道也⑤择师而教之⑥则耻师焉⑦或师焉⑧不耻相师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⑩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A、①②⑤⑨\③\④⑥⑦⑧⑩B、①③④⑥⑦⑩\②⑤\⑧⑨C、①⑨\②③⑥\④⑤⑦⑧⑩D、①⑦⑩\②④⑥\③④⑤⑧4.句中相同的字意义也相同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曰师曰弟子云者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5.“其”用作表测度语气“大概、也许”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其皆出于此乎C、其可怪也欤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C、学于余(被动句)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介宾结构后置)[语段精读]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13题。5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B、官盛则近谀(靠近)C、君子不齿(看不起)D、吾未见其明也(明智)8.一个句里出现两个相同的字但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①不拘于时,学于余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⑤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⑥9.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其出人也远矣B、则耻师焉C、小学而大遗D、师道之不复10.有关下列句子加点的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犹且从师而问焉(于之,向他)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C、于其身也(对于)D、小学而大遗(而且)11.翻译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2.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像文中多次出现的这样的句子,先呼后应,有起必承,而应承之序与起呼之次序适反。可以表示成“ABBA”的形式。此法可补救“对偶”、“排比”、“层递”句式结构大抵相同的毛病,达到篇章结构多变的效果。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指古时从师的风尚,与后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古道”不同。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后一个“之”,代童子;书指写字;习,教习;其,指书;读,指句中读时稍微停顿的地方,这里指书中的文句。[拓展练习]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3—19题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5 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③,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注]①圬:粉刷墙壁。圬者:即泥水工②镘:抹墙用的抹子,俗称泥刀③丰悴:盛衰1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其言,约而尽(简要)B、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和、跟)C、而归其屋食之当焉(相当的价值)D、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教导)14.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弃之来归死而归之官也A夫镘,易能,可力焉皆待人力而后完也B而其子孙不能有也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C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亦其宜也D15.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有业之②舍于市之主人③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④非所谓食焉怠其事⑤手镘衣食⑥心难强而有智也⑦薄功而厚飨之者邪⑧必蚕绩而后成者也⑨乐富贵而悲贫贱A、①②⑤⑧\③⑦\④⑥⑨B、①④⑥\②③⑤⑧\⑦⑨C、①④⑦\②③⑤⑧\⑥\⑨D、①⑨\②③⑤⑧\④⑥\⑦16.“焉”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食焉而怠其事B、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C、有一至者焉D、吾之心悯焉17.从文言特殊句式角度判断,下列句子相同的一对是()①用力者,使于人②我岂异于人哉③有再至、三至者焉④问之其邻⑤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5 ()和()18.翻译横线上的句子。(1)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2)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19.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名为“传”,但以说理为主,不论其思想或艺术,都显示了韩愈散文的特色:不回避社会问题,面对现实,观察深刻,鞭辟入里。通观全文,与其说是为某位劳动人民立传,不如说是在宣扬或发挥作者本人的某种思想。B、“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意即:还是富贵难于保守,功劳微薄而享受丰厚的人呢?还是兴盛和衰落有一定的时候,一去一来而不能永久保持兴盛的人呢?似乎提出问题,但只要去掉前后的疑问语词,答案已在其中。C、作者列举了富贵人家所受的“天殃”:“刑戮也”,“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死而归之官也”。这些,他都归之于“食焉而怠其事”所致。D、“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是说人赖以生存的东西,一个人虽不可能样样都做,但应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以此养活自己。参考答案21师说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2.B3.A4.B5.B6.C7.B8.C9.B10.D11.(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低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2)那个人同那个人的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如果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就让人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是近乎谄媚12.C13.B14.D15.D16.C17.②和④18.(1)责任有大有小,只是各尽所能,就象器皿能装多少东西就装多少东西一样(2)不是硬要使脑子聪明而达不到,不考虑自己的才能是否相称而盲目地去干的人吗19.D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