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复习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劝学》复习学案

ID:792001

大小:418.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者xxxx------------------------------------------日期xxxx《劝学》复习学案 【精品文档】《劝学》复习学案一、指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1.輮以为轮,,不复挺者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二、指出古今异义,解释古义1.輮以为轮5.而神明自得7.用心一也8蚓无爪牙之利三、解释下面多义词疾1.君有疾在腠理。《扁鹊见蔡桓公》2.居十五年,晋景公疾。《赵氏孤儿》3.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5.必为有窃疾矣。《公输》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7.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孙膑》9.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触龙说赵太后》10.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12.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假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井陉之战》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荆轲》5.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8.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绝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2.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5.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北宋•苏轼《石钟山记》6.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7.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8.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9.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10.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11.佗之绝技,凡此类也。《三国志•魏书•华佗传》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四、指出词类活用现象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下饮黄泉,非能水也4.登高而招,非利足也五、指出句式特点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六、翻译下列句子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七、名句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用金石作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劝学》中论述弯曲的木材在太阳下暴晒,也不会再变直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7新课标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9.【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10.【2014年全国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12.《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       ”。八、拓展训练(一)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然后翻译全文。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光数荐之府吏。冕詈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何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大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女一童留燕,怅怅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宋濂《王冕传》)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父怒,挞之。挞:用鞭子或棍子打。B.夜潜出。潜:悄悄地。C.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竞:全,都。D.怅怅无所依。怅怅: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下列各句子中“已”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听已辄默记。B.时冕父已卒。C.学不可以已。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以下关于本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王冕本是个农民的儿子,少年时酷爱读书且智力超常,有幸被爱才的韩性收为学生,后来成为一名很有学术地位和威信的博学的儒士。B.王冕在父亲去世后即迎母入粤城就养,当母亲“思还故里”时,又亲自随母亲一同回乡,这些描写都体现了王冕至纯至孝。C.当部使者巡视府属各地来到王冕处想要求见他时,王冕避而不见,又在部使者走后故意“倚楼长啸”,让部使者听到,表明自己不愿与他见面。D.王冕年轻时便无意仕途,没有什么效忠朝廷的宏大抱负,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奇才侠士上面,这正是他性格中“狂”的体现。《劝学》复习学案答案一、1.“輮”通“煣”。2.“有”通“又”,“暴”通“曝”3.“知”通“智”4.“生”通“性”二、1.以为,把(它)做成。2.跪:腿或脚3.金:金属制品4、博学:广博地学习5.神明:大智慧6.寄托:寄放,托身7.用心:因为思想。8.爪牙: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三、疾【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答案:1.(疾病)2.(生病)3.(疾苦,痛苦)4.(疾首:头痛)5.(缺点,毛病)6.(痛心)7.(痛恨,憎恨,厌恶,怨恨)8.(通“嫉”,妒忌)9.(快、速、急速)10(强、猛烈,这里指声音大)11.(锐利、敏锐)12.(忧,患)假答案:1.(借)2.(借,授,给予)3.(凭借,借助)4.(宽容,通融,迁就)5.(如果、假如,常“假令、假使”连用)6.(非正式的,临时的,代理的)7.(假,不真,此译为假装)8.(假期)绝答案:1.(断、断绝)2.(杀尽)3.(绝交)4.(与世隔绝的)5.(陡峭的)6.(停止,消失)7.(极,最,非常)8.(达到极点)9.(完全,绝对,全然)10.(超越、超过)11.(高超、绝妙)12.(横渡、横穿、越过)四、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2.“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水”名词作动词,游水。4.“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5.“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五、1.状语后置.省略句5.状语后置六、答案略七、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八、(一)答案: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译文: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无知的人一道讨论,破坏治疗。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二)1.C(竞:争逐,竞相)2.B(“时冕父已卒”的“已”是“已经”,其余是“完毕”之意。)3.D(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是很有功名心的,只因屡试不中才弃此念头。)附:文言文译文王冕,诸暨人,七八岁时,其父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住,有时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有时会有人把牛牵回来,责备说踩了他的田,他的父亲生气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完了还是不改。他母亲说:“儿子痴迷这样,你为什么不放任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到寺庙旁居住,晚上就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就着长明灯读书,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数是土造的,狰狞可怖,王冕虽然是小孩子,但他坦然得似什么都不知道,一点也不怕。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觉得他很奇异,便把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成为通晓儒学的人。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一样尊重。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他就把母亲接到越城去奉养。后来因为母亲想念故乡而回故乡,他买了头白牛,拖着母亲的车,自己则穿戴着旧的衣服帽子跟在车后。乡间的孩童争相观看讪笑,王冕也笑。著作郎李孝光想把王冕推荐做府衙小吏,王冕骂道:“我有田可以耕,有书可以读,难道还愿意整天抱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他常住在小楼上,有客人来了,门童来报,他要客人爬上去,客人才可以上去。有使者经过越城,在马上要求见他,他拒绝了。使者离开不到几百步,他倚在楼上长啸,令使者很惭愧。王冕多次考进士,但都落第了。他叹道:“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的,我怎么可以沉溺于其中呢?【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遂放弃了。他雇了艘船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有时遇到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事迹,当即就一起喝酒,吟诗抒发慷慨悲愤之情,别人骂他是狂奴。当往北到了燕京时,住在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推荐他在史馆供职,他说:“你真是愚昧啊!不出十年,这里就变成狐狸兔子游玩的地方了,还当什么官?”那天将要往南归,碰上他朋友卢生死在滦阳,只剩两个幼女,一个书童留在燕京,不知道怎么办。王冕知道后,不远千里去到滦阳,取回卢生的骸骨,并带两个幼女回到她们家。【精品文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