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x
加入VIP免费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x

ID:790006

大小:180.3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学习目标:1、准确背诵默写。2、品析、感受词人的情怀。3、理解词作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孟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整体感知朗读全词,画出词中表明时空转换的关键词,把握全词的思路和框架。 “”说明由眼前景色转入怀古“”说明由神游回到眼前写景咏史抒怀 问题探究背诵上阕,圈出最能表现赤壁特点的字,说明理由。 问题探究背诵下阕,圈出最能表现周瑜潇洒儒雅特点的句子。 问题探究三国“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为什么独独钟情于周瑜?为什么独独对周瑜的少年得志、风流儒雅感受这样强烈? 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湖北)。宋哲宗时,他又因反对全部废除新法而被贬惠州(广东),最后到偏远的儋州(今海南)。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生活年龄3447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基调奋发得意失意周瑜苏轼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最后五句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仰慕英雄人物,感叹功业未成。 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东坡赤壁”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刘小川《品中国文人》之苏东坡 情境默写检查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明了大浪淘沙,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具体描写“江山如画”的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大江的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句子是:,,。3.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三句描绘了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和运筹帷幄。6.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1.苏轼《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2、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3、《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4.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5.词中的“,,”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6.在《定风波》中,“”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