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园田居 (2)

ID:788700

大小:1.0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自主学习1、回顾作家作品2、适当补充写作背景 走进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开创田园诗一派,又称田园诗人,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基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皈依,陶渊明是中国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他把归隐后的劳动感受,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写进诗里,展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人尊称为“田园诗的始祖”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隐逸诗人(41岁归隐田园五柳先生(自号,门前五棵柳靖节先生(谥号)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归园田居》一组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读顺畅1、诵读指导及要求2、学生自读3、找同学读4、学生齐读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朗读yìnàizhuōfán 品味田园之景1.找出诗歌中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些诗句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诗中的几组意象分析。恬静、安宁、空阔、祥和田园景物: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赏析归园之志我们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够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归----题眼 合作探究1、为何而归?2、从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要求:小组合作时间3分钟用原句回答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情感? 知识反馈为何而归?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知识反馈从何而归?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知识反馈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知识反馈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宁静、闲适、喜悦、怡然自得的心情。 归纳总结主旨本诗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以及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热爱之情。 合作探究1、析手法2、诗人是如何描绘田园景色的(用了哪些手法)?3、小组合作时间4分钟 诗人是如何描绘田园景色的(用了哪些手法)?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村庄炊烟见听静动衬白描手法语言的质朴自然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是用墨线勾勒物象,不加彩色渲染,称为“单线平涂”法。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笔墨,不用修饰,不加渲染烘托,描写鲜明生动的形象。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就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陶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简洁,朴素铺陈,华丽朱自清: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归园田居》(其一)的艺术特色一、白描的手法二、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四、生动形象的比喻五、首尾呼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