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下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57)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五下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57)

ID:765434

大小: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7-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容积的含义,认识容积单位,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 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容积 1. 自主分类,初步感知。 出示:魔方、木块、油桶、鱼缸、水杯、字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 谈话: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把“油桶、鱼缸、文具盒、长方体 塑料盒”分为一类,其他物品分为一类是怎样想的。 2. 观察比较,深化认识。 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请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在两个水杯里 分别倒满水,比较一下哪个水杯里能盛的水比较多。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归纳:水杯能盛水的多少就是水杯的容积。 提问:你能说一说油桶的容积指的是什么吗?鱼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呢?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叫做容积吗?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容积的概念。 【评析:容积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设计的这一教学环节 别具特色。首先,通过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一些东西,有些不能;接着,通过 实验引导学生归纳水杯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并类推出油桶、鱼缸等容器的容积 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显得水到渠成。】 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 探索容积的计算方法。 提问: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容积,你们还想了解容积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提出容积的计算、容积单位、容积和体积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问题。 谈话:怎样计算容积呢?请每个小组拿出桌上的长方体塑料盒,先仔细观察,想一想怎 样才能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交流并归纳: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相同,但要从容器的里面量出长、宽、高。 追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引导学生交流:塑料盒是有厚度的,从外面量,算出的是塑料盒的体积;从里面量,算 出的才是塑料盒的容积。 【评析: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容积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容积和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认识容积单位。 (1)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 28 页第 2、3 小节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还 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 升和 1 毫升各有多少?为什么 1 升 = 1 立方分米”等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升=1000 毫升。 (2) 谈话:1 升和 1 毫升的水有多少呢?先用量筒量出 1 升的水,再把 1 升的水倒入 纸杯里,看一看 1 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 1 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教师拿出一个 10 毫升的试管,谈话:这是一个 10 毫升的试管,你能用它倒出 1 毫升的 水吗? 学生活动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3)谈话:我们已经知道 1 升和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你能通过实验说明 1 升 = 1000 毫升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可以怎样做,再按自己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反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可以一边说,一边做。 (4) 出示:一个容积是 1 升的量筒和一个正方体的容器(里面的棱长是 1 分米)。 谈话:这里有一个容积是 1 升的量筒和一个里面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你有办法 说明 1 升 = 1 立方分米吗? 演示:把 1 升的水倒入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怎样解释 1 毫升 = 1 立方厘米呢?(可以通过单位间的进率推出,也可以通过 实验说明) (5)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评析:在此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使用量筒、量杯等学具,通过观察、实验、分 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建立升、毫升的概念,弄清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 教学例 4。 (1) 出示例 4,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你想怎样解答?自己在下面 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你是怎样解答的? (2)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五的有关习题。(略) 四、 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 【评析: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所收获,有所体验,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新的 问题将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结构紧凑、合理、巧妙,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全课教学以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在操作、实验、比较、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自主地设计活动方案、交流活动体验、 总结活动成果,实现了从被动地“听”数学向主动地“做”数学的转变,有效地改善了学生 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体 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