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与作文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与作文范文

ID:737222

大小:84.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下期高 2022 届期中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还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 它们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国人审美情趣的积淀。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 开传承者的表演,而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 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持续上演经典剧目。经典改编,是戏 曲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早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宋元南戏、 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大量引用前人的作品,如王实甫《西厢记》以元稹《莺莺传》为题材,白朴《梧 桐雨》取自白居易《长恨歌》;明末清初以来兴起的秦腔、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京剧,更是大量化用历史 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衍生出大量戏曲经典剧目。戏曲史上无数类似的典范,对今人的创作颇有启发。近 年来,戏曲界在这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莆仙戏《踏伞行》,对传统剧目《双珠记》和《蒋世隆》进行精心 嫁接,既真切动人又妙趣横生。 戏曲界通常用“移植”比喻跨越文体、剧种和风格对同一题材进行再创作的实践。戏曲史上有大量通 过移植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先例。比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移植自豫剧,翻新出彩;梨园古装戏《董生 与李氏》改编自当代小说,令人赞叹。近年来,戏曲界通过移植而成功推出优秀作品的现象明显增加,呈 现出创造性转化经典的积极态势。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和锡剧《三三》是当代戏曲界创造性地将优秀文学作品转换为舞台艺术的新收 获。李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采用信天游这种陕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文体。它从故事、人物 到文体,都与秦腔既有内在精神切合之处,又有美学上的巨大跨度。把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移植成秦腔,具 有挑战性。编剧刘锦云尽可能保留原诗大到格律、小到句式的独特精华,又使之富于秦腔的韵味和色彩。 锡剧《三三》移植自沈从文的小说,艺术家们找到了沈从文小说与锡剧之间的美学关联,是一次成功的转 化。 戏曲的移植改编不是简单地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到舞台上。不同的文艺样式有不一样的表现 手法,戏曲改编必须充分发挥剧种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通过出色的 舞台表演让前人的优秀作品获得新的生命,是转化和发展的重心。 优秀戏曲艺术家无不善于汲取前人的技术积累,并将它们化用于新作之中。当年京剧大师马连良排演 《赵氏孤儿》“说破”一场,就巧妙地化用其师贾洪林在《朱砂痣》里的身段。近年来,现代戏创作在这 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第四场则创造性地将传统戏《徐策跑城》的台步运用于表现 主人公追赶铁牛的场景。可以说,能否成功化用传统,以丰富现代戏的舞台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是现 代戏创作成败的关键。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同时还需要在叙事 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有 当代戏曲文化繁花似锦的景象。 (摘编自傅谨《发挥自身优势 丰富创作实践——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曲经典剧目的语言和舞台演绎既是国人审美情趣的积淀,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B. 在当代社会,上演古代戏曲剧目是让优秀的戏曲文化继续保持生命力的直接途径。 C. 近年来,通过跨越文体、剧种和风格等移植方式来助推优秀戏曲作品的现象开始出现。 D. 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到舞台上并汲取其表现手法,便可创造性发展戏曲。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对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论题。 B. 文章主要从经典改编、戏曲移植、汲取前人技术三方面完成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证。 C. 文章列举《西厢记》《梧桐雨》和《三三》,意在证明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古已有之。 D. 文章既肯定了戏曲移植改编之用,又强调需要发挥剧种自身优势,具有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化用经典比现代剧作更有优势,故经典剧目较多。 B.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保留了信天游原诗的独特精华,又彰显了秦腔的韵味和色彩。 C. 对前人身段的巧妙化用和台步的创造性运用是现代戏曲进行艺术创造的两种体现。 D. 戏曲的守正出新既需要精心传承历代经典,又需要多方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答案】1. A 2. C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 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 本办法。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 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为: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 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镉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茶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四)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 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 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 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废弃物种类 分类频率 (%) 1 2 3 4 5 较高分类频率目 废纸/废纸板 6.47 11.99 23.32 32.61 25.61 58.22 废弃电池、电子设备 11.46 17.12 24.66 26.82 19.95 46.77 厨余垃圾 12.94 15.09 15.23 27.22 29.51 56.73 废塑料瓶 10.11 15.09 21.02 29.38 24.39 53.77 废弃易拉罐 11.32 15.36 19.95 28.57 24.8 53.37 废金属 14.69 18.19 20.49 26.28 20.35 46.63 可再生塑料 12.67 17.79 19.81 29.65 20.08 49.73 废弃玻璃瓶 16.44 21.16 20.49 23.85 18.06 41.91 废弃衣物、纺织品 14.96 17.12 21.83 24.26 21.83 46.09 注:A:1=从不分类,2=几乎不分类,3=偶尔分类,4=经常分类,5=总是分类。 (摘编自徐林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三: 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表现在公民将家庭产生的各类生 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准确分类、投放。公民参与的第二种方式是参与垃圾回收管理过程,每一 户家庭平均一年要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相关工作三次左右,负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袋上蒙网罩,以 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第三个方面指公民对他人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监督他人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参 加地方居民团体和环保组织、参加听证会与公民会议等。 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多样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既教育了公 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教育公民如何科学分类,同时还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给 公民以压力和动力,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第一,宣传主体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 社区、居民团体、企业、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很多垃圾焚烧厂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 民可以到焚烧厂参现旅游。第二,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 教育,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第三,宣传方式多样化。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 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等;一些 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详细标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分类标志,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 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极分类管理的外在压力。 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摘编自吕维霞等《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4. 下列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基本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中因老旧损坏而只得被丢弃的窗户、水盆、纸箱都属于可回收物。 B. 用坏或用完的温度计、电池、老鼠药、生理盐水瓶都属于有害垃圾。 C. 父母照料婴儿时使用过的厕纸、尿不湿、一次性毛巾都属于干垃圾。 D. 平时吃东西剩下的香蕉皮、瓜子壳、隔夜饭、甘蔗屑都属于湿垃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卫生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应然层面的 具体规定与指导。 B. 统计样本中 32.61%的居民常将废纸(板)分类投放,6.47%的居民从不对其分类,这在所有统计的废弃 物种类中差异最明显。 C. 若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公民就会失去分类投放垃圾的压力和动力,无论中 国、日本,皆是如此。 D. 公民参与,是日本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体系,这点在我国体 现得尚不鲜明,值得借鉴。 6. 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当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答案】4. B 5. C 6. ①优化分类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垃圾分类投放指导; ②构建法律体系,出台具体而有效的配套奖励惩罚措施; ③注重宣传教育,培养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与能力; ④强化公民参与,压力与动力并行,培养市民行为习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诊所 周大新 杏儿进城了,诊所里,她哥在后边的药库里算账。 只有岑子静坐在那儿。冷风爬过街筒的声音听得很清。从不远处的茶馆里,清楚地飘过来一个说书男 人的声音:“……王老七,卖了米,下了狠心买头驴,那驴牵到半道里……” 岑子定定盯着对面瘫了的五爷家那盆每日都要点着的火,目光渐渐就有些直。 ……看见了吗,那团火? 金排长的遗体,可能就在那团火左侧的高地上,你们的任务是把他找回来! …… “岑子哥!”一声甜甜的喊叫把岑子拉回现实,杏儿背了一纸箱药站在门外。他于是慌慌地从杏儿背 上接下药箱:“这么沉!下车时咋不回来喊我去背?”“俺背得动。”杏儿的脸被风吹得好红,“是些抗 生素和葡萄糖水。” “回来了?”杏儿她哥那亲切的声音,在诊所通药库的那道门口响起。 “给药材公司孙经理的那几瓶酒送去了吧?” “送去了。”杏儿把看着岑子的眼睛慌慌地移开。 茶馆的说书声又飘了进来:“……王老七心里可真急,扬了鞭子去打驴,可那驴,唳哟唳哟叫几声, 依旧站着不动蹄……” “吃饭,岑子哥。”杏儿柔柔地叫。杏儿把一碗浮着香油花儿的芝麻叶面条递到了他的手上。喝一口, 一股热立时就流进了肚。他看了一眼围桌而坐的杏儿和她哥嫂,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便又像往日那样弄得 他有些醉,一双眼角处,分明地又浮出了一缕感激。 那日他背包提箱回到这分别四年的小镇,在两间空荡的老屋前停住脚步,立时就觉到一股凉气在心里 旋,凉得他很想立刻就抱住胳膊圪蹴下去。杏儿她哥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岑子,一个人太孤单,去我 的诊所吧。” 他于是就来了,于是就尝到了这种家庭的温暖。尽管他对杏儿她哥“能使战场伤员死而复生的战地卫 生员岑子,应聘来我所担任医师,欢迎前来就诊”的宣传感到有点难受,但他还是在心里贮满了感激。 “咣当”一声,诊所的门被撞开。“岑子,快呀,小三烫着了。饭刚摆上桌,他就上手抓……”岑子 放下饭碗,奔过去,查看、找药、涂药、包扎。娃儿的哭声渐渐减弱。“麻烦了,岑子,多少钱?”“三 块八!”杏儿她哥突然在岑子的身后说。岑子的身体极轻地一抖,把到了喉咙的“七毛”两字又咽了回去。 “记住,这种时候可以多要钱,他们心疼儿子,愿意掏!”岑子的身体又轻轻一哆嗦。 他又想起前线收到的那份电报。是金排长的妻子生了女儿来报喜。 弟兄们……咱们凑点钱,以排长的名义给嫂子寄回去,让她补补身子。 “岑子哥,快吃吧,面条都快煮烂了。”杏儿把满满一碗面条又递到了他的手上。外边的风似乎越加 地变大,五爷的那盆火又已点着,红红的火苗照着五爷那双瘦骨嶙峋的手。 “前几天就让大孩子去买抗生素也没买回来,有几个病人急用……”北街的桑大夫看着杏儿她哥说。 “嗨呀,我也就只剩一点点了,今头晌怕都不够用,也就说让杏儿去外边买哪!”杏儿她哥极快地开了口。 岑子的双眸吃惊地跳了一下。目送着桑大夫的背影,岑子的身子久久不动。“记住,岑子 ,这个时候正是 我们吸引病人的时机。”杏儿她哥声极低地说。岑子的目光慢慢失了焦点。 我可能回不去了,敌人的炮火太猛,你们别来救了!别来了…… 啊?我说过不让来,不让来!你们偏来,你用两条命换一条命,你算得什么账?妈的,你算得什么账! 茶馆里又飘过来了说书人的声音:“……赵凤兰怎受这个气,掀翻桌,踢倒椅,抢起剑,杀出去……” 落雪了。路面渐渐地有些白了。对面的五爷依旧不慌不忙地把手伸到那火盆上烤。 “杏儿,我……”喝多的岑子的声音十分低微,他想把窝在肚里那句话说出嘴:我要走了。 然而,话出口时却是:“我……想睡……” 沉,这头好沉。“救火呀——”依稀地,像有一个喊声从耳边滑过,门似乎“咣当”响了一下,但他 到底又沉入了那不安静的睡乡里。直到杏儿一声带了哭音的喊叫“岑子哥——”在耳畔响起,才使他那沉 沉的头震动一下,睁开了涩涩的眼睛。 “岑子呀,你快救救杏儿她哥,救救他!”五爷哭着喊,“要不,我的老命是没了,没了……”说着, 浊浊的泪,就顺了那瘦极了的颊滚着、落着…… 岑子两眼定定地望着昏睡中的杏儿她哥,目光分明有些迷离。 “俺听到救火的喊声时,哥已经跑出去。”杏儿的声音在颤、在抖,身子在哆嗦,“哥能好么?” “放心!”岑子做好了该做的处置看着杏儿说。 输液瓶里的液体在不紧不慢地滴。茶馆里,又飘过一阵说书声:“……人间事本来就是谜,为什么汉 武帝死时要吃梨?为什么南郡王平日怕铺席?……” (原载《河北文学》1987 年第 4 期,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介绍杏儿她哥在后面的药库算账,既暗示杏儿她哥的主要性格,也为后文杏儿她哥与岑子的精神冲 突埋了伏笔。 B. 岑子的“身体极轻地一抖”“身体又轻轻一哆嗦”“双眸吃惊地跳了一下”都表明岑子见到杏儿她哥 做法时的心理波动。 C. 小说通过描写杏儿她哥对杏儿、同行、病人不同态度及其在街对面五爷遭遇火灾时的积极救助,表现了 人性的复杂。 D. 小说的语言质朴而又不失形象。写人物对话既有口语特点又有地方特色;写景时则使用比拟和比喻的手 法,形象传神。 8. “算账”在小说中既是杏儿她哥的一种人生哲学,也是战场上战友之间的争执内容。请结合小说分析这 两种算账的本质分别是什么? 9. 周大新小说在关注故事的同时也追求艺术的完美,请结合小说,谈谈本文的叙事特色并说说这样写的好 处。 【答案】7. D 8. ①小说中杏儿她哥的算账有他在库房算账、救助烧伤小孩时算账、桑大夫借药时算账等, 这些算账表现了杏儿她哥作为小诊所的老板工于算计,用各种手段获取利润的行径,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 人性表现。②战友之间的算账主要表现在因为战友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而斥责战友算得什么账,这个算账 表现的是战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和救助,这本质上是无私与牺牲精神。 9. ①将现实与过去交织来写,体现现实中杏儿她哥的价值观与岑子在部队形成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更有 利于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主旨。②用特殊的物象“火”和天气变化连缀故事,“火”既串起现实和回忆又 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加集中,同时也凸显了杏儿她哥的形象。③说书段子与人物心理交相辉映,体现 了岑子的心理变化,引导读者思考人性。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 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 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 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 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 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 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二)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 也有国士之风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遣因杅将军 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 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壮陵,以女妻之, 立为右校王,居外,有大事,乃入议。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 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见陵,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 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 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入秦,今 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陵在匈奴二十余年, 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史记·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B.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 C.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D.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君,既可指年长的君主、主人,又可作为称呼他人兄长的敬辞,文中指后者。 B. 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土地神;除此之外,“稷”也是古人对土地神的称呼。 C. 保宫,在汉代既可指少府的属官,也可指囚禁大臣及其眷属的处所,文中指后者。 D. 大将军,是汉代最高军事统帅,一般主管军事,文中霍光以该身份兼任辅政职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陵对苏武动之以情。他细述苏武的兄长和弟弟为汉天子忠心效命的悲惨下场,以及苏家妻离子散,老 母逝世的残酷事实,以期突破苏武的心理防线。 B. 李陵对苏武晓之以理。他指出苏武归汉无望、信义不闻的可能;又根据皇帝的一贯表现,作出了归汉后 也难料安危的预判,以期瓦解苏武的爱国意志。 C. 李陵家人因误会被杀。公孙敖从抓获的人质口中得知了李陵在教匈奴练兵的消息,皇帝因此事大怒并因 此将李家灭族,但实际教匈奴练兵的人是李绪。 D. 李陵对大汉情感复杂。他虽然对武帝的统治十分失望,但面对汉使的邀请,仍显露出归汉之意,只因其 对话意外被卫律听闻,他迫于威胁才勉强拒绝。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2)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我自己料想自己本应已死很久了!您如果一定要使我苏武投降,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献出 生命死在您面前。 (2)我为汉率领步兵五千人横扫匈奴,因为没有得到救援而失败,有什么辜负(对不起)汉室的要杀我全 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词人。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②《汉书·苏武 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题为“春感”,却春景不多。由“银花”“戏鼓”“月明”等物象推断,这可能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 而作。 B. 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风光美好的城市令人心生凄凉,满怀 哀愁。 C. “番腔”“戏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神鸦社鼓”,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 不仁。 D. 全词主要以四字句法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 致。 15. 下片“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顺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辇下风光”是对过去的怀念,指故都临安曾经的美丽繁华景象,承接前文。 ②“山中岁月”是现实的处境,指自己隐居之后寂寞而漫长的时光;从“辇下”到“山中”,既有空间上 的转换,又有从过去到现实的今昔比照。 ③最后一句“海上心情”是气节的体现,指自己在宋亡之后忠心不二、矢志守节的心意,以此结尾既深化 主旨,收束全词思想情感,又余韵悠长,耐人回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指出,虽然宋文帝刘义隆出师北伐,希望能够“____________”, 结果却只落得个“____________”的下场。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门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当初追随蔺相如 的原因,委婉表达了对蔺相如忍辱避让廉颇行为的不满。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视听结合,描写了 出征将士的军营生活,彰显出战士们的高昂斗志。 【答案】 (1). 封狼居胥 (2). 赢得仓皇北顾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4). 徒慕君之高义也 (5). 八百里分麾下炙 (6). 五十弦翻塞外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有真情实感的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在当今时代,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获取图像极为便捷, ( ),这样创作的作品就会变得程式化、冷漠化,难以打动人心。黑格尔认为,形式只是内容的容器。 有才能的艺术家要走进生活,亲近人民,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感人作品。 文艺工作者要承担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时代责任。几千年前,这种责任就已经被我们的先辈认识到 了,并建构了文以载道的审美价值和文质兼优的精神格局。如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旗帜,用鲜明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否定和批判的,使人们树 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丢掉了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去感 悟的环节 B. 没有将艺术的根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丢掉了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去 感悟的环节 C. 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去感悟的环 节被丢掉了 D. 没有将艺术的根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中去感悟的 环节被丢掉了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责任几千年前就已经被我们的先辈认识到了,并建构了文以载道的审美价值和文质兼优的精神格 局。 B. 这种责任几千年前就已经被我们的先辈认识到了,并建构了文以载道的精神格局和文质兼优的审美价 值。 C. 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责任,并建构了文以载道的精神格局和文质兼优的审美价值。 D. 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责任,并建构了文以载道的审美价值和文质兼优的精神格局。 【答案】17. B 18. A 19. C 20. 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 15 个字。 2020 年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自 2020 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 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将把考生高考成绩(不 低于 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通过该计划, 将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 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答案】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②重点关注基础学科 ③建立综合考核选拔机制 ④探索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康德和黑格尔,著书立说,善思辨敢批判,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鲁迅 岳飞 关汉卿 张衡 张自忠 钱学森 抨现实砭时弊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保家卫国 感怀时事 【答案】鲁迅和关汉卿,感怀时事,抨现实砭时弊,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岳飞和张自忠,保家卫国,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张衡和钱学森,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豆瓣小组“985 废物引进计划”创建于 2020 年 5 月,现在组员已经超过 10 万人。他们大部分是“985” 或“211”大学的毕业生,在升学或者就业中暂时遇到了挫折,他们自嘲为“985 废物”。“985 废物引进 计划”小组中有个精品帖,核心内容是“985 学生陷入困境的绝大多数都是小镇做题家”,主要理由如下: 1.学习好,但没资源,不得不转行,不仅感觉白学了专业,发展还不如学习不好的同学;2.学习好,但与外 界接触少,目光短浅,眼界窄;3.学习好,但情商不高,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职场路走得一塌糊涂。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与资源、眼界、情商等因素相比,读书未必真有用;也有人认 为与其关注资源、眼界、情商,不如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好就学到底,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自然不再 是“废物”。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任选一方观点进行驳斥,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豆瓣小组“985 废物引进计划”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升学或者就业遇到了挫折是不可回避的 现实,与资源、眼界、情商等因素相比,读书未必真有用。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时的难度的确有所不同,今年又遇到疫情,工作更难找,这都是事实。同学 们在组里“抱团取暖”的本意是交流找工作的经验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这是很好的。但是对于一味强调 资源、眼界、情商等因素而自怨自艾、丧失斗志的行为,甚至认为读书未必真有用,我却不敢认同。 首先,我认为读书未必有用的观点是错误的。从理论上看,即使是冷门专业,如果精心钻研,也照样 可以有所作为。农学是公认的冷门专业,可是袁隆平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考 古学也是公认的冷门专业,可是学考古的樊锦诗坚守敦煌数十年,将半生岁月都用在了敦煌文物的保护工 作上,被人们称为“敦煌的女儿”。今年湖南女孩钟芳蓉以全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 业。很多人为她没有选择就业形势更好的热门专业感到惋惜,可是她的父亲却说:“她对金钱看得比较淡, 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你的专业是当初自己选择的,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在里面。如果 实在不愿意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也可以学习一些其他知识,跨专业寻找工作。人生有多种可能,这要由 自己去创造,不能让专业限制了自己人生的可能。 其次,我认为最应该反省的,不是没有好的资源、开阔的眼界、游刃有余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而是 现在缺少了闯荡世界的热情、创造未来的勇气。马云本来学的是英语专业,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英语教师。 但他想追求更成功的人生,于是抓住网络普及的机遇,创立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可以说,他有今 天的成就依靠的不是所学的专业,而是创造未来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胆识。“00 后”在校大学生陈娅茹喜 欢国风,课余时间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制作国风手工艺品。还在上学的她,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事业:通 过闲鱼 app,她成为一名古装饰品的卖家。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教育专家熊丙奇给出的建议:“不要抱怨社会能给予自己什么东西,要考虑自 己能创造什么东西。首先,要抛弃自己的高学历身份;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再次,要思考‘以后想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外,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给自己做好管理,以能力为导向,把握时间,提高 自己的竞争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青年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 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生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其实已经比生活在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 的人们幸运多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国难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条件和机遇。作为青年人,应该不恋 过往,不畏将来,勇于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我愿与大家共勉:走出迷茫,拥有“开挂”的人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