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B. 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
C. 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 D. 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
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3.下面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
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 本文写作的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显得琐碎,这是早期萧红文笔不娴熟的表现。
C. 文中“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一句,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乐
观开朗。
D. 鲁迅先生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体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和负责的
态度。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
B.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
赴灾区。
C. 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D. 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xiù ________ rú ________
鲜为人知 两________清风 鞠躬尽瘁 妇________皆知彷徨
yín ________ kuàng bì zhì
平沙无________当之无愧 热泪盈________ 锋芒________露________友
7.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③但当涉猎________
④见往事耳________
⑤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
⑥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⑦蒙乃始就学________
⑧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⑨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
8.下面两句是从邓稼先的朋友们写给邓稼先的挽歌中摘录出来的,请你以“两弹”爆炸为内容,运用对联的
形式把它补写出来。
________,
江河源头捷报传。
9.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板报设计】从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 2012 年“神舟”九号顺利返回,表明我
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
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
交流,你会如何设计?
(3)【写墓志铭】1986 年 7 月 29 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例: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
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
学,当日知其所亡③ , 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
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划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何异断斯织乎?
11.现代文阅读
“两弹” 元勋
邓稼先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 1945 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 JL 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
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6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 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
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 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 29 日因全
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莫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2)“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3)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⑦自然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
是什么?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
①2014 年 8 月 28 日,美国彭博新闻社发布的亿元富豪指数显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拥有 218 亿美元
资产,超越万达集团王健林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②马云的成功让我们赞叹羡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马云曾经一天工作 20 个小时,有过吃 9 个月泡面的
艰苦创业期。
③马云从学校辞职后创办中国第一个商业信息网站“中国黄页”,在杭州开始创业,也经过了一个不挣一
分钱的艰难阶段。
④刚开始,大家工作都很投入,一眨眼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常常肚子饿时才想起来吃饭,为了省时间,
他们便吃快食面。
⑤可是创业的困难程度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当初准备的钱都投进去了,可是连个泡都看不到。由于没
有钱,工资自然没得发,马云唯一能满足大家的就是免费发快食面。为了省钱,他连快餐都不舍得吃,经
常煮包泡面对付着。
⑥马云每个月入不敷出,被迫沦为“泡面党”。一日三餐都吃快食面,把一些人的胃吃坏了,有些人不得
不溜号走人了。也有些人开始叫苦:“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吃泡面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马云总是学
电影里的台词安慰大家:“快了,面包会有,一切都会有的。”
⑦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五个月 , 生意都亏本,马云也实在想不出辙来了,因为他天天从
早忙到晚,一天工作 20 个小时,仍然没有成功,他也没有底气说一定会成功。
⑧那年春节,大年三十他还在工作。母亲放心不下他,于是打电话问他:“晚上吃什么啊?”他没有想,
就说:“吃快食面。”母亲突然停住了,说:“那你回来,别干了!”“不行,弟兄们都还没走。”母亲哭了,
说道:“你这是何苦啊,好好的固定工作不干,非要创业。”母亲专程赶过来,为大家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吃得舒舒服服的,但也流出了眼泪。
⑨后来,马云在一次招聘中问一个学生:“你喜欢吃什么?”那人说:“快食面。”马云马上就乐了,“好!”
那人也乐了,补充了一句:“我能把方便面煮出 18 种味道,成了同学们口中的方便面‘达人’。”马云马上说:
“你,我要了!”
⑩此后,马云就让那人给大家煮泡面,把快食面吃出花样来。那人一来,果然让大家改善了生活。她
不是只买一种牌子的方便面,而是不断地换牌子,每种牌子和口味都尝试一下。什么酸辣牛肉面、豉汁辣
排面、蟹黄鲍鱼面、麻辣火锅面、酸菜炖排骨面、小鸡炖蘑菇面、西红柿炖牛腩面、笋干老鸭煲面、蟹粉
狮子头面、葱香排骨面,就这样各种牌子、各种味道的方便面大家都吃了,渐渐地都说快食面好吃。
⑪后来她能够把方便面煮出 50 多种味道来了。就这样,马云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还是十分艰苦,但
吃泡面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浑然忘记身处低谷与逆境,一直都这么乐观与从容着。试问一个人拥有这
样的专注和态度、韧性和耐力,还有什么样的苦难他扛不住?就这样,他们在吃了 9 个月的快食面后,开
拓出了一条“血路”。
⑫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用马云的话说,“一创业就想挣钱是不可能的,至少需要五年时间”“阿里
巴巴过去走的路和吃的苦,很多公司要重新走一遍,吃一遍”。
(1)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2)文章重点回忆了马云吃 9 个月泡面艰苦创业的事迹,而这 9 个月吃泡面的原因和感受也经历了以下
过程,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②没有工资、对付着吃→③入不敷出、被迫去吃→④变换花样、都说好吃→⑤
多种味道、吃得“________”
(3)分析文段⑥中画线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马云总是学电影里的台词安慰大家:“快了,面包会有,一切都会有的。”
(4)品析文段⑦中画线句子里划线词语的作用。
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四个月、五个月 , 生意都亏本,马云也实在想不出辙来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三、写作题
13.请你仔细回想班上某个同学或者你的某个朋友的行为举止,选取两三处具有个性的细节,运用多种描写
方法和修辞手法等,来体现他的个性特征。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D
2. C
3. B
4. D
5. B
6.xiǎn;袖;jū gōng;孺;pang huáng;垠;kuì;眶;毕;挚
7. 当道,当权;推托;粗略地阅读;历史;认为;到,等到;于是,就;重新;知晓事情
8.示例:试验场上惊雷动
9. (1)①“‘两弹’元勋”邓稼先;②中国飞天梦的历程;③探索与发现。(三者选二即可)
(2)①邓爷爷,您好,请您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②邓爷爷,当您在科技攻关
上遇到困难时,您一般采取哪些方法克服困难?
(3)答案(示例):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邓稼先在我们心中
永垂不朽。
二、阅读理解
10. (1)D
(2)B
(3)A
(4)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②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11. (1)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
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热爱祖国
(3)二次手术期间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4)用以表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12. (1)倒叙。文章从马云成为中国内地首富说起,然后转入对艰苦创业的回顾,倒叙写法让文章结构富
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2)节省时间;主动去吃;有滋有味
(3)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刻画出马云在艰难的处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4)没有直接用“五个月”一笔带过,而是一一列举出几个月,这样的反复拉长了困境的时间,放大了艰辛
的过程,强调了创业的不易。
(5)“梦想当马云”是因为年轻人都渴望像马云一样成功,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文中马云 9 个月吃泡面的
经历则告诉我们,光有梦想不够,还要结合现实,清醒地认识和定位自己,有吃苦的准备,有扛得住苦难
的韧性和耐力,才有可能实现梦想,所以说“别一出校门就梦想当马云”。
三、写作题
13. 【参考例文】
他一直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默不作声,静听着大家的选材,他用手撑腮帮,眉毛拧成一个节,脸上做出很
为难的表情,他还时不时地用手拍着腿,肯定是在家没做准备吧,这时老师叫到了他们组,他好像受了什
么惊吓似的,嘴巴张成“O”形,当他们组的人都快说完了,他咬着嘴唇脚不停地跺着地。“好了,还有没说的
吗?”张老师问,这时他才举起了自已沉重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