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共24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共24张PPT)

ID:734536

大小:863.3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 你们的父母远离家乡,为了生活、为 了养家,不得不在外打工,辛辛苦苦 挣钱,你们想他吗?通过什么方式表 达对他们的思念呢?古代的人没有现 代便利的通信,那么通过什么手段表 达对家人的思念呢?那么,我们接下 来看看这首诗是如何表达对家人的思 念的? 岑参 逢入京使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 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 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 世称“岑嘉州” 。 走近作者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 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写作背景 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 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 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 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 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 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 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 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 这一情景。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解题 逢:碰上,遇见 入京使:回京(长安)的使者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路途遥远的样子。 捎口信。请求,烦劳。 泪流纵横的样子。 大意: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 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 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双袖龙钟泪不干” 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 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 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 很高的铺垫。 品诗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 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 园,“ 东望 ”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 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 远。诗人辞家远征 ,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 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 。“漫漫” 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品诗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 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托故人带封平 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 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 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 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 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 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 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 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 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集中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 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 杂情感,语出自然又含蓄凝练。 名家点评: 唐汝询评曰:“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 (《唐诗解》) 徐增评曰:“‘马上相逢无纸笔’,此句人人道 好,惟在玉关故妙,若在近处则不为妙矣。” (《而庵说唐诗》) 沈德潜评:“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 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诗人 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 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 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 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 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 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 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 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主旨探究 诵诗歌 1.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找出岑参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精妙的用词。“忽”显示塞外气候变换 的奇特和作者看到奇丽雪景的惊喜之情。 (2)新奇的比喻。以梨花喻雪,不仅写出了 雪的皎洁,仿佛也闻到阵阵花香,将肃杀的冬 雪当作春光来欣赏,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3)春意盎然的意境和昂扬乐观的精神。只 有乐观和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 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唐)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