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同步课时作业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同步课时作业

ID:734309

大小:22.9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同步课时作业 第 12 课 卖油翁 一、下列句子和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jīng) 酌油(zhuó) B.睨之久而不去(nì) 家圃(pŭ) C.但微颔之(hàn) 发矢(shĭ) D.康肃忿然曰(fèn) 沥之(lì) 二、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尔/安敢轻吾射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三、文学常识填空 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晚号_______,谥号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 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之一。《卖油翁》选自《_______》,是一篇短小精悍的 笔记小说。 四、解释下列词语 1. 陈康肃公善射 ___________ 2. 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_ 3. 尝射于家圃 尝: 家圃:____________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_ 睨:________ 久:_________去:_________ 5. 但微颔之 但:________ 颔:________之:________ 6. 无他,但手熟尔 他:______但:______熟:______ 尔:________ 7. 尔安敢轻吾射 安:________轻:________射:________ 8. 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 9.康肃忿然曰 忿:________ 然:________ 10. 惟手熟尔 惟: ________ 11.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 12.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杓: ______酌:______沥:_______ 之:______ 五、指出例子中“以”、“而”的用法或者意义。 1.以: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以我酌油知之: ③以钱覆其口:; ④徐以杓酌油沥之: 2.而:①释担而立: ②睨之久而不去: ③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④康肃笑而遣之: 六、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2.吾射不亦精乎: 3.但微颔之: 七、根据课文《卖油翁》内容填空: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________。 4.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__________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__________ 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__________ 八、阅读《卖油翁》,完成下列小题: 1.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 2.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3.这个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5.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6.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7.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 警句?(至少三个)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 ②以我酌油知之( )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④即更刮目相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孙权劝学》进行分析。 4.这两篇短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可用成语概括,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十、学习了欧阳修的《卖油翁》一文后,班内开展有关本文内容的大讨论活动, 请你积 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及他人的长处?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而在做事情、干工作时,是否“熟”就 一定能“生巧”?班内同学就此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正方观点: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都可以“熟能生巧”。 请你作为反方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字音正误。“矜”应读 jīn。 二、答案:D 解析: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三、答案: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文忠;北宋;唐宋八大家;欧阳文忠公文集 四、答案:1.善通擅;擅长 2.自夸 3.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4. 释:放;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久:很久;去:离开 5. 但;只、不过。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6. 他:别的;但:不过;熟:熟练;尔:相当于罢了; 7. 安:怎么;轻:作动词用;射:射箭 8.盖; 9. 忿:气愤;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0.只,不过; 11.打发 12. 徐:慢慢地;杓:油杓;酌:斟酒,这里指倒油。;沥:注;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 道理。 五、答案:1.①凭借;②凭、靠;③用;④用 2.①表承接;②表转折;③表转折;④表修饰; 六、答案:1.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轻视; 2.射:动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射箭的本领; 3.颔: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点头。 七、答案: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但微颔之; 3.颔之; 4.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5.当世无双; 十中八九; 6.无他,但手熟尔; 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7.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失十中九八,但唯颔之。 八、答案:1.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因为卖 油翁久而不去是为了引起陈尧咨的注意,为下文卖油翁献技作铺垫。 3.教会了我们做事要认认真真做,然后就能熟能生巧! 4.陈尧咨: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 卖油翁: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 5.态度变化:反感→忿然(恼怒)→佩服认输 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6.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 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7.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③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⑤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⑥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九、答案:1.自夸 凭、靠 指历史 另,另外 2.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你如今的才下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 3.写鲁肃对吕蒙才略今非昔比的惊叹与结友而别,从侧面衬托了孙权劝学的效果。 4.《卖油翁》:熟能生巧;要谦虚,不要仗着自已有本事就自夸;等等。 《孙权劝学》:开卷有益;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等。 解析:1.一定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词。 2.①忿然:气愤的样子。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 ②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妇之间的爱称。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 指在吴地时没有才学的吕蒙。 3.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 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孙权劝学》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 蒙才略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从侧面衬托了孙权劝学的效果。 4.结合文章主旨谈启示。《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 “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孙权劝学》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 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 明了开卷有益、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道理。 十、答案:1.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炫耀的资本; 对于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其长补已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2.做事情、干工作不一定“熟能生巧”。勤学苦练固然可以“熟”,却不一定能达到“巧” 的境地。如果一条道跑到黑,一味死学、死做,势必一事无成。所以,我们在做事、干工作 时,要善于动脑,善于变通,善于质疑,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试问,古今中外有成 就者,哪一个不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佳途径、最佳方式而成功的呢? 解析:1.要言之有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重点讲清楚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学 为已用。 2.观点要明确,然后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观点的正确性,最后得出自已的结论。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