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解决问题(找规律)
, 教学
目标
1. 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数字)的排列方式,以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用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继续发展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数字)的排列方式,以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规律进行推理并能表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
2. 小研究
教
学
过
程
一、 直面问题,审清题意
1.回顾解决问题的三步骤。
2.出示例题。
3. 知道了什么?
(1)汇报找到的信息和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补上的两颗珠子要符合原来的规律。
小结:审题的时候,既要关注文字信息,也要关注图画信息。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知道了什么”中,要让学生养成
从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两方面去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 寻找规律,运用规律
1. 怎样解答?
小组讨论:(1)你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看的?
(2)这串手链有什么规律?
(3)缺是哪两颗珠子,应在哪里添上这两颗珠子,为什么?
2.小组代表实物投影汇报:在右边接着画 2 颗的情况
预设:根据规律“2 个黄、1 个蓝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因为最后
这组已经有 1 个黄了,所以要补 1 颗黄珠子和 1 颗蓝珠子。
3.板书第一种方法,并提问:添上去的蓝珠子和黄珠子可以交换位置
吗?为什么?
4.学生汇报:在左边接着画 2 颗的情况。
投影学生画法,学生在板书上展示推理过程,指出找规律的起点。
5.(灵活处理)在左右各画 1 颗的情况。
小结: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发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但是都
可以得出掉的是(一颗黄珠子,一颗蓝珠子)。
【设计意图:在“怎样解答”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找规律的知
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中,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确定解题的步骤是先
找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从不同
的起点去找规律,虽然规律的表述不一定相同,但是找到“已经有什么,
还要补什么”就能解决问题,开拓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
验。】
三、回顾反思,提炼方法
1. 解答正确吗?
我们解答正确了吗?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研究纸上
验证是否解答正确?
学生汇报其中一种。
提问:是不是从不同方向按规律都可以串成这一串手链呢?
课件演示用三种方法把在珠子串成同一串手链。
2.说一说: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怎样做的?(认真审
题,找起点,圈一圈,按规律,补上缺的珠子)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运用了新的方法来解决的:从不同的起点找到以
谁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的规律,再应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板书:找规律 用规律
看书 88 页,填空。
【设计意图:在“解答正确吗?”这一环节,除了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外,还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得出解题的策略,进而得出有别于以往所用
的计算、数数等策略,理解通过找规律也能解决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
的策略。】
四、巩固内化,拓展思维
1.课本第 88 页做一做。
小英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 3 颗珠子,掉的是哪 3 颗?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实物投影汇报,展示不同起点开始找规律的
方法。
2.(课本练习二十第 9 题)小明穿的手链还缺 2 颗珠子,他需要 2 颗
什么形状的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能运用找规律的知识来解决。】
五、总结与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规律解决问题,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到更多解决问题
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和家长说说今天的学习收获。
板
书
设
计
《解决问题》自学小研究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自学目标:(1)按规律 (2)找起点 (3)圈一组
二、翻开数学书 88 页,自学例 5,如果会的在小组交流,不懂的在
书上打记号。
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
从 ( ) 方 向 开 始 看 ,
( )为一组不断重复
排列,请圈一圈验证,并画出缺
的珠子。
从 ( ) 方 向 开 始 看 ,
( )为一组不断重复
排列,请圈一圈验证,并画出缺
的珠子。
解答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