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单元复习目标:
1. 感受本单元课文表现的家国情怀,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 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3. 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导入:《诗经》里说:“忧心如醒,谁秉国成?”辛亥革命家徐锡麟说:“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作家冰心说:“我们都热爱我们可爱的祖国,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第一件
大事。”这些朴素的话语之所以在人类浩如烟海的语言宝库中散发着清香,是因为它们传达
了人类最为真挚的情感——爱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课文
《黄河颂》《老山界》。
活 动 一 : 读 一 读 — — 积 累 基 础 知 识
山 巅 diā n: 山 顶 。
气 魄 pò: 魄 力 ; 气 势 。
狂 澜 lán: 巨 大 的 波 浪 , 比 喻 动 荡 不 定 的 局 势 或 猛 烈 的 潮 流 。
浊 zhuó流 : 浑 浊 的 水 流 。
宛 转 : 文 中 是 “ 辗 转 ” 的 意 思 , 指 经 过 了 很 多 地 方 。 也 作 “ 婉 转 ”。
屏 障 : 像 屏 风 那 样 遮 挡 着 的 东 西 ( 多 指 山 岭 、 岛 屿 等 )。
哺 bǔ育 : 喂 养 , 培 养 。
榜 bǎng 样 : 作 为 仿 效 的 人 或 事 例 ( 多 指 好 的 )。
浩 浩 荡 荡 : 原 形 容 水 势 广 大 的 样 子 。 后 形 容 事 物 的 广 阔 壮 大 , 或 前 进 的
人 流 声 势 浩 大 。
攀 pā n 谈 : 闲 谈 。
峭 qiào 壁 : 像 墙 壁 一 样 陡 立 的 山 崖 。
骨 碌 lu: 滚 动 。
咀 嚼 jué: 1.用 牙 齿 磨 碎 食 物 。 2.比 喻 对 事 物 反 复 体 会 。
呜 咽 yè: 本 文 中 形 容 凄 切 的 水 声 。
督 dū 促 : 监 督 催 促 。
灌 guàn 输 : 1.把 流 水 引 导 到 需 要 水 的 地 方 。 2.输 送 ( 思 想 、 知 识 等 )。
苛 kē 捐 杂 税 : 指 繁 重 的 捐 税 。
酣 hā n 然 入 梦 : 畅 快 地 入 睡 。
不 可 捉 摸 : 指 对 人 或 事 物 无 法 猜 测 和 估 量 。
活 动 二 、 理 一 理 — — 梳 理 课 文 内 容
题目叫《黄河颂》,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做了一番描绘。先是用近镜头特写—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描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然后再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
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活动二、理一理——梳理课文内容
北两面”。接着,在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养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借以来赞
颂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把黄河比作保卫中华民族的屏障,侧重
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哺育中华民族的巨人,体现了黄河气
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与力量。在诗歌的结尾,作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
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老山界》这篇文章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地点的转移来叙述翻越老山界这件事的,在翻越
老山界的过程中,红军经历了行路、睡觉、吃饭、处境等方面的巨大困难,但是红军用“打
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勇敢前进、大公无私、毫不畏惧、嘲笑敌机的
方式,克服了困难,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活动三:练一练——体会阅读之乐
单元目标中,还要求同学们学会做批注。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批注,作为我国
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主要是指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
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处。接下来我们可以用做批注的方法回忆、涵咏两篇文章的语言。
方法小结:批注的对象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可以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批注的内
容不必面面俱到,但批注的语言要力求精简。
批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针对文章中的词句做分析式的批注,可以对文章的段落
大意、中心思想做概括式批注,也可以就文章的精彩之处进行评价式批注,还可以就文章内
容展开想象和联想,做感想式批注。无论做哪种类型的批注,都要努力做到心有所感,言简
意赅,生动传神。
活 动 四 : 议 一 议 — — 体 会 抒 情 之 法
抒情方式,即抒发情感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
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
灵的自由。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方式。
表达效果:情感炽烈,有强烈的感染力。
间接抒情:简单说就是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自己的情感,
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
间接抒情:记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表达效果: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回顾总结:
本 节 课 围 绕 “家 国 情 怀 ”这 一 主 题 , 复 习 了 《 黄 河 颂 》《 老 山 界 》
两 篇 课 文 , 表 现 了 不 同 时 代 的 人 民 热 爱 祖 国 、 愿 意 保 家 卫 国 奉 献 自
己 的 一 切 的 思 想 感 情 。
《 黄 河 颂 》 以 颂 诗 的 形 式 , 通 过 激 昂 的 旋 律 、 磅 礴 的 气 势 , 展
示 了 黄 河 桀 骜 不 驯 的 血 性 和 中 华 民 族 的 英 雄 气 概 ;《 老 山 界 》作 为 回
忆 长 征 的 散 文 名 篇 , 在 清 晰 的 叙 述 中 有 不 少 生 动 、 细 腻 、 富 有 抒 情
气 息 的 描 写 , 散 发 出 昂 扬 的 革 命 情 怀 和 英 雄 主 义 色 彩 。
这 堂 课 ,我 们 通 过 思 维 导 图 、联 系 时 代 背 景 、品 味 语 言 的 方 式 ,
体 会 到 了 黄 河 源 远 流 长 、 胸 襟 博 大 、 气 势 宏 伟 的 特 点 , 感 受 到 了 蕴
含 其 中 的 中 华 民 族 同 仇 敌 忾 、 伟 大 而 又 坚 强 的 精 神 。
另 外 , 本 课 还 复 习 了 用 批 注 的 方 法 精 读 课 文 。 关 注 到 了 《 老 山
界 》 这 篇 文 章 中 很 多 细 腻 的 描 写 , 通 过 品 味 赏 析 精 彩 的 语 句 , 体 会
中 所 传 达 出 的 乐 观 、 昂 扬 的 精 神 和 革 命 必 胜 的 信 念 。
其 次 , 通 过 两 篇 课 文 抒 情 方 式 的 比 较 , 认 识 了 直 接 抒 情 和 间 接
抒 情 两 种 不 同 的 抒 情 方 法 。 明 白 了 两 种 抒 情 方 式 在 表 达 效 果 上 的 不
同 : 直 接 抒 情 往 往 具 有 强 烈 的 主 观 色 彩 , 坦 率 真 挚 , 朴 质 诚 恳 ; 间
接 抒 情 的 特 点 则 是 含 蓄 委 婉 , 富 有 韵 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