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

ID:732565

大小:30.2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 11 《驿路梨花》测试习题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荆.棘 陡峭. 竹篾. 简陋. 恍惚.. 讴.歌 驿. 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荆 jí 陡 qiào 竹 miè 简 lòu huǎng hū ōu gē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 ①这么 (高大 陡峭)的山,这么 (茂盛 茂密)的树林…… ②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修葺 修理)一下。 ③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 (修长 直长)的眉毛和一对 (晶 莹 晶亮)的大眼睛。 4.文学常识填空。 《驿路梨花》的体裁是 ,作者是 ,本文以 为主,兼用 了 的表达方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牵涉着国家安全。 B.这个医生表示,戒烟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C.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D.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2 / 11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 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解答】答案: jīng; qiào; miè;lòu;huǎng; hū; ōu; yì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 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 2.【分析】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 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 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棘;峭; 篾;陋;恍惚;讴歌 【点评】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 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 3.【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主要是辨析近义词的用法,首 先,要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最后,根据句子 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当中。 【解答】①陡峭:指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高大:指又高又大。这里强 调的是山势陡,应选“陡峭”。 茂盛和茂密,前者凸显生长多而茁壮(泛指植物) 后者凸显繁密(单位面积 的数量多):特指草木,一般不形容花朵。应选“茂密”。 ②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修理: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 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句②中修的对象是“茅屋”,所以应选“修葺”。 ③“修长”是高或长的意思。“直长”又直又长。这里形容“眉毛”,眉毛不 可能太直,所以应选“修长”。 “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这里形容“眼睛”,所 以应选“晶莹”。 答案: ①陡峭 茂密 3 / 11 ②修葺 ③修长 晶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在平时 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 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 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答案: 记叙文(散文);彭荆风;记叙;抒情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课文所学的一些文学常识 要善于整理成册,并熟记于心。 5.【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先通 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 当,找出病因。 【解答】A.没有语病; B.语序混乱,可将“预防”与“治疗”调换; C.语意不明,可将“对”去掉; D.缺省主语,可将“使”去掉。 故选:A。 【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常见病句类型,通过读来辨析。 《驿路梨花》测试习题 第二课时 一、课内精读 阅读《驿路梨花》,完成问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 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 “她一定是梨花。” 4 / 11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 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 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 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 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 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 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 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 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 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 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①“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②“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 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11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萨拉的夏天 [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 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 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 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 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 20 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 不到湖的对岸。 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 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 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 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 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 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 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 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 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 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 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 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 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 6 / 11 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 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 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 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 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 乎无法看到爸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 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 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我必须让它 整晚都亮着!” 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 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 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 的路。” “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 “爸爸,你还好吧?” “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 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 的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 (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 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 (发展) (高潮)→ 7 / 11 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①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②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为什么认为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请分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1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课内精读 【分析】本文段是《驿路梨花》的节选,《驿路梨花》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 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 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 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解答】(1)此题是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在文中找出对 小姑娘的描写语段,结合对小姑娘的描写进行分析。“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 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这样的外貌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美丽。 小姑娘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她的活泼、热情、纯洁、与乐于助人的 精神。 (2)此题是考查插叙及其作用。通读文段,找出插叙语段是第四段,根据题 干提示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内容:十多年前,解放 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 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然后分析其作用:交代了小 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歌 颂发扬雷锋精神的人”这一主旨。 (3)本题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 作用”,其实是要求我们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做题时要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①句加点词语是描写老人以为 小姑娘就是梨花给她行礼的动作,这个动作传达的是老人对哈尼小姑娘的敬 意和感激之情。②句“很受感动”是梨花听了解放军的话之后的感受,既表 达了她姐姐对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明了她以后照料小茅屋的原因。“常常”, 说明梨花经常来照料小茅屋,她已经把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落实到了具体 的行动上。 答案: (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 9 / 11 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 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3)①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② “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 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 动。 【点评】做语言赏析类题目,要找准赏析角度,一般从这几个角度切入:一、 从句式特点入手,二、从修辞方面入手,三、从句子的描写方法入手,四、 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五、从写作手法入手。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一定 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作用,要找出该句和文章主旨的联系或者 指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分析插叙的作用,先了解什么是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 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 用主要是①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②行文跌宕起伏, 波澜有致。③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主旨。解答 此题时先要明确叙述的方法﹣﹣插叙,然后概括插入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 文意分析其作用。 二、拓展阅读 【分析】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写萨拉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第二部分(“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 上最重要的工作”到“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写一个暴风雨的夜晚, 爸爸营救渔民未归,萨拉勇敢的点亮了灯塔,为爸爸和渔船的返回指引了方 向;第三部分(“一个小时后”到结尾),写萨拉的作法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与 赞许。 【解答】(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 础上,根据已给出的情节,找到需要归纳的情节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 10 / 11 句加以概括即可。这篇文章的高潮主要写萨拉在爸爸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勇 敢点亮了灯塔,为爸爸和渔船的返回指引了方向;确定了这一情节,在开端 与高潮之间的内容,主要写萨拉帮助爸爸工作,每天观察日落准时指示爸爸 点灯。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体会。解答此题结合语境,根据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来分析人物情感。①句的“盯”是对萨拉的动作描写,她专注的看着“火柴 盒”,是因为她想要点亮灯塔,但想起爸爸的叮嘱又不敢点,表现了她内容的 矛盾。 ②句的“扑”是萨拉看到安全归来的爸爸时的动作,表现了在焦急等 待一夜的萨拉此时内心的兴奋。 (3)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 行分析。从内容上看,这句话交代了湖上的渔船很多,间接表现了爸爸守护 灯塔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从结构上看,这句话 交代湖大,为下文萨拉勇敢点亮灯塔,才得以使爸爸他们归来的情节做铺垫。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 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萨拉的爸爸每天准时 点亮并守护灯塔,来为渔船指引方向,表现了他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他认真观察天气,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遇险渔船,表现他知识丰富,勇敢能干; 萨拉在爸爸的教育下明白了灯塔的作用,并能在关键情况下作出决定,引导 爸爸安全返回,可以看出萨拉的爸爸是会教育孩子的人。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 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结合前文的叙述可知,萨拉每天都能及时提 醒爸爸点亮灯塔,表现她很听话,能做好爸爸交代的事;主体事件表现萨拉 一面遵守爸爸的吩咐不能随意碰那盏灯,一面又在危急时做出决定,毅然点 亮那盏灯,正是她的果断、勇敢的决定,才使爸爸他们安全返回。由此可见 萨拉是一个听话,能认真完成一项任务,果断、勇敢的孩子,所以爸爸认为 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 答案: (1)观察日落准时指示爸爸点灯 点亮灯塔指引爸爸和渔船返回 (2)①“盯”写出了萨拉想要点亮灯塔又记起爸爸的叮嘱时,内心的焦急、 11 / 11 犹豫和矛盾。 ②“扑”写出了萨拉看见爸爸安全返回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3)①间接地写出了爸爸守护灯塔、指引渔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②点出渔 船多,为下文写爸爸救遇险渔船埋下伏笔;③交代湖巨大,为写爸爸和遇险 渔船在灯塔指引下安全返回做了铺垫。 (4)示例:①对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他每天准时点亮、守护灯塔,为 渔船指引方向;他认真观察天气,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遇 险渔船。②爱孩子、 教子有方:他让女儿每天指示自己准时点亮灯塔,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他得知萨拉独自点亮灯塔整夜守护时,能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和成长。 (5)①对待爸爸交代的事情,萨拉能专注地做好,并能持之以恒;②她既能 遵守爸爸的叮嘱,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定,勇敢,有主见;③在孤立 无援的处境下,她能承担起爸爸的工作,经历了磨难,变得坚强、独立。 【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 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3、 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 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 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