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重点)
2、通过朗读与背景的补充,体会作者的思乡怀亲之情。
(难点)
九岁知属辞
知:可以脱口而出。
属辞:作诗文。
工草隶
工:擅长;善于
草隶:草书和隶书。
闲音律
闲:熟悉。
音律:音乐、乐曲。
九岁知属辞
工草隶
闲音律
注释:
九月九日: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 l l __ _ l ! l __ _ ! l __ ___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_ __ _ l _ __ l l ! _ __ l ! ___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王维15岁离家,开始游历,独自来到洛阳。
17岁又从洛阳来到当时的首都长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初到长安时所作。
你猜猜为什么十五岁的王维要离家?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少年行 [其二]
shì piào qí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shú yóu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后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为国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
少年行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
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
将军佩出明光宫。
豪迈气概
豪情壮志
英雄少年
意气风发
为国捐躯
建功立业
功成名就
战死沙场
名垂千古
大义报国
《王维传》节选
王维十七岁从洛阳来到当时的首都长安,他希望
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赏识,他怀着满腔热情,带着自
己曾经最为的得意的诗作去拜访岐王。岐王府门口有
若干个家仆。王维整理好衣衫,恭敬地上前递上了自
己的名帖,希望门童代为转告。
这时,门口较为年长的仆人开口了:“我家去公
主府赏乐了,你就到角门那里去等着吧。王爷回来我
再招呼你。”王维信以为真,施力答谢后,果然到角
门去等候了。过了会,门内出来了一个穿寻常衣服的
妇人,说话间把一盆脏水泼出了门口。王维急忙闪躲
,险些沾到泥污。妇人抬头看了王维一眼,轻蔑地说
:“不要站在这里碍事!”还没等王维反应过来,门
哐当一声又关上了。
这时,王维隐约听见有人在议论:“有一个没用
的书生,真是不明事理!”转眼间,太阳快落山了,
眼看着今日不可能再有机会见到王爷,王维只好失落
地离去. 王维游荡在街上,第一次有了游历在外的
凄凉。之后的几个月中,王维又去了宁王府、公主府
、宰相府等许多达官贵人的府邸拜访,无一例外地都
被挡在了门外。
如果你是此时被拒之门外的王维,
心中会想些什么?
九岁 十五岁 十七岁
知属辞
工草隶
闲音律
意气风发
豪情壮志
建功立业
独在异乡
受人冷落
倍感凄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白
云
飞
处
倍
思
亲
。
—
—
宋
胡
仲
弓
每
逢
寒
食
倍
思
亲
。
—
—
元
区
子
复
每
于
长
夜
倍
思
亲
。
—
—
清
秦
延
照
独 在
佳
乡 为 客
每 逢
人
节 倍 思 亲
遥
一少萸茱插遍
处
弟 登兄知
异异
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谢
谢
欣
赏
T
H
A
N
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