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2020年中考语文答题情况
复习备考建议
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内心柔软且有原则
积累运用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险躁则不能治性”部分考生误将“躁”写作“燥”“操”,将“险”写作“显”“鲜”,
“性”写作“兴”。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 )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此句“芥”字误作“介”“荠”“剂”者十之四五,“舟
”亦有作“洲”“湖”者。
(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 (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露”为“路”者较多。
积累运用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4)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误将“惨”写作“残”。
(5)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拣尽寒枝不肯栖”中多误将“拣”写作“捡”,将“栖”作“息”
(6)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铁马冰河入梦来”极个别考生误将“铁马”作“野马”。
积累运用默写之建议
识记层次的考查内容出错较多,反映出学生仅会背
诵但不能正确书写,也反映平时学习不解句意死记硬背。
建议古诗文诵读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尤其要注重
对易错字的强化识记。
积累运用
6.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1)在板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
数不超过20字)(3分)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
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
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
,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标题:
本题属于信息概括题。60%—70%的考生所拟句子不简练、不概括,句式较长。较多考生在所拟标
题中出现了“6月23日9时30分”这样时间状语,反映出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不强。
积累运用
(2)在板块二【科普知识】环节,某小组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请你把画线句子改
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3分)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它由55颗卫星构成,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也是定位精度最高的导
航系统,它的定位速度也是最快的。
改写:示例1: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由55颗卫星构成的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定
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最快的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考查长短句变换,复句变单句,得分偏低。多数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单句和复句。问题主
要集中在所写句子不是单句,或者即便写的是单句,但在句中漏掉较多定语,没按要求作答
,或语序不当表达不准确。
积累运用
(3)在板块三【科技感言】环节,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
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
改意见。(2分)
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
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
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
,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
神,探索未知世界!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3)病句和标点修改。多数考生都能找出并正确修改,
但部分考生修改时语言表达不清晰、不准确或者不简洁,
部分数考生不能准确找出错误标点,导致失分。
语言表达题考查范围广、灵活性强,要做到不丢分很
不容易,特别是仿句、扩写、缩写、概括文意等,很难一
蹴而就,因此,一定要在平时分散练习,不能奢望借助一
两个专题练习就形成能力。答题中一定指导学生先拟写草
稿,修改后再填写到试卷上。
阅读理解 诗歌欣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题。(4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分) 答案:①前诗开篇即写笛声,描绘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后诗前两句却
先描写大漠似雪、月华如霜、寥廓苍茫的边塞夜色,点出“闻笛”的环境;(2分)②前诗
第三句点出笛声是饱含离情的《折杨柳》,结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后诗第三句才写笛声
,结句以“尽望”的情态行为间接抒发不尽的乡愁。(2分)
学生大多能答出第一首的开篇写笛声和第二首的环境描写。
但是该题得零分者较多,多数考生不理解题目要求,不理解两
首诗“写法不同”从何入手。多从两首诗的内容入手,或翻译
诗歌,或分析两诗情感的不同。还有的从作者、季节、地点等
方面的不同作答。好多学生不明白“折柳”含义,理解为折断
柳枝。第二首后两句把征夫的思乡理解为直接抒情。
阅读理解 诗歌欣赏答题情况
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发闾左戍渔阳 发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
(3)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益
8题 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发”“比”“益”均为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其中“发”“比”正确率较高,“益”解释为“增加”对学生的灵活运用能
力要求较高,大部分考生错答为“更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为坛而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①死则举大名耳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①据咸阳,以令诸侯 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虚词得分较高,可见平时老师注重落实,学生学得扎实。
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
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考查断句。本题正确率较低。多数考生要么断句有误,要么无原则地多处断句。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11题得分率不高。三个采分点能全对的考生很少,总体得分在2分左右。失分主要
集中在“既”“诣”“素”等关键词语翻译不准。
12.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2
分)
①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③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④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⑤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
之 ⑥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考查文意理解。整体得分率较高
阅读理解 论述类答题
《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
13题“文章为何从沧浪亭写起”?(3分)答案:①沧浪亭历史最悠久;②沧
浪亭的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显示隐逸之情;③苏州园林定位归隐,自沧浪
亭开始。(3分。每个要点1分)
考查筛选信息和简要概括能力,考生不能准确领会命题者意图。答案共三
个要点,大多数考生只能回答出第一个要点,对于后两个要点回答不出或答不
全面。不少考生回答是“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③沧
浪亭是宋代园林,具有代表性④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等等。
阅读理解 论述类答题
14题 考查在具体语段中筛选信息和简要概括能力,试题难度不大,摘
抄原文即可,但也有部分考生抓不住关键句,偏离考查路线,导致失分
,如①举例论证……②从空间和时间的方面……③比如最直观的楹联匾
额,锲刻题名……④厅堂楼阁雅不胜收的名字”等等。
15题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不大,得分较高。
阅读理解 文学类答题情况
本次考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李朝德的散文《那一束光》。这是一篇情景交融
、语言质朴且情真意切的作品。结合文本中的情感意蕴,兼顾深度和广度来拟题,
很好地达成了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与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
16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忐忑”的意思是心神不定或不安。本题答题情
况较好,仅个别考生因对文本内容理解不透,筛选信息错误。
17题考查句子“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
后,天又总也不亮”含义。本题得分较高,失分往往因为没有抓住关键词“常”
和两个“总”,因为无人陪伴母亲才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含蓄写出母亲的孤单、
寂寞、冷清以及“我”对母亲的担忧挂念。
阅读理解 文学类答题情况
18题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考查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考生没有读懂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意蕴,有的虽读懂却语言贫乏,因词不达意
而失分。
19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该题可看作开放性试题,能根据题意自圆其说便
得分。部分同学没有整体感知文本、结合内容与主旨来分析作答而失分。
综合来看,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学生得分较高,只是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还应不断拓宽课外阅读面,且读且思且批且
记,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学鉴赏能力等。
阅读理解 名著答题情况
某同学阅读《西游记》《水浒传》时,发现两部名著中多用“三”的结构组织故
事,如《西游记》中的“尸魔三戏唐三藏”,《水浒传》中的“施恩三入死囚牢”
。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名著,再写出一个类似的故事,并简要概述其情节。(4分)
故事名字:
情节概述:
此题得分率不太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审题不明,答非所问。题干要求从《西游记》《水浒传》中选择一个带有“
三”的故事,并简要概述其情节。不少学生没从《西游记》《水浒传》中选择,
出现选择《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小说作答。
(2)学生编造故事情节或情节概括不全面、不完整、不简练。
(3)错别字现象严重。例如“孙吾孔”“八焦扇”等,“芭蕉”二字出现错误最
多,还有“三大白虎精”等。
(4) 空白卷较多。
阅读理解 名著答题情况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滋养了一代
又一代的人。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人物的相关故事,谈谈作
品中人物的信仰。
《海底两万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
本题主要存在的问题:
(1)多数同学没有写出人物的信仰是什么;(2)所写故事不清;(3)
三言两语,语言过于简略。(4)选了规定篇目以外的故事。(5)大量空
白卷。(5)书写潦草,乱涂乱抹,不易辨认。
写作表达
2020年春,新冠疫情肆虐,国人奋起,全力抗疫:专家院士义无反顾,医护人员
无惧生死,外卖小哥顶风冒雨,他们是前线的“最美逆行者”;单位社区周密排查,
千万家庭居家防控,莘莘学子线上学习,他们是后方的“最铁防疫员”。“冲在前”
是担当,“宅在家”是贡献,做好自己,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其实,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请以“做好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表达亮点
(1)关注写作材料。写作材料中的提示语介绍了新冠疫情期间各行各业中的
人尽心尽力的履行自己责任,为国奉献,为民族付出,他们都是“做好了自
己”的人。提示语中的关键句是结尾句“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做好自己
,就是最美的风景”,多数考生紧扣这句话写做好自己的意义。
(2)紧扣中心。命题非常直接,“做好自己”指的是在行为和精神角度上,
追求优秀,体现追求优秀“做好自己”的过程。
(3)构思精巧。从阅卷来看,多数好文章构思独特,思路清晰。如开头结尾
遥相呼应,小标题串联全文思路,每片段后加以总结点题等等。题记、后记
、小标题较往年明显减少。
写作表达亮点
(4)选材丰富。大多考生受提示语的影响侧重写新冠疫情期间,怎样才算“
做好自己”,考生大多选取听从国家和政府的安排,尽自己的努力去为新冠疫
情的防控贡献一点力量,配合国家的要求和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创
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人格的彰显。同时在做好自己的过程中
,能够自然而然的提升自我,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往往结尾升华主题。
多数文章或立足生活,关注社会,或引经据典,文采飞扬,显示出了开阔
的视野和非凡的写作功底。
写作表达亮点
(5)情感真挚。多数文章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是自己真实生活的缩
影,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这样既能让人感到其真情流露,又
不落俗套。
(6)形式多样。有以自己为主人公的故事,写疫情期间的行为,突出
自己如何做好自己的;有探讨在疫情期间,人们怎么才算“做好自己”
,如何做好自己;有结合自己周围的、网络上了解到的一些事情来分析
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做好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表达 存在问题
(1)写作基本功差导致失分严重。卷面字迹潦草,字数较少,不会分段,抄
提示语、抄阅读材料、套作等是明显的作文硬伤。虽然写作要求明确规定不少
于600字,但是字数不足的文章仍然较多。
其次,错别字、病句多,语言啰嗦、思路混乱等写作基本功较差也是重要
的失分因素。有些考生考前准备优秀范文以备考场上套作,没想到考场上竟然
遇到与之不搭的题目,依然生搬硬套,导致平时的作文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作文中采用横式结构,采用1、2、3……的条目罗列
方式,让文章变得如同政治、历史的简答题,甚至如同医生开药方一般索然无
味,分数自然不高。
写作表达 写作亮点
(2)审题不抓关键语句
多数考生受到提示语的束缚,忽略了 “其实,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
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这一关键点,由于考生得到的“战疫”信息相
对狭窄,没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剪裁和衔接,就显得突兀和别扭,从而导致文章
空洞无物,如若学生跳出“举国战疫”的圈子抓住提示语中的“任何人,任何
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这一关键句进行写作,可能出彩的
文章会更多。
写作表达 存在问题
(3)详略不当,缺少细节描写。文章没有细节,没有重点,纯
粹是记“流水账”,洋洋洒洒一大篇,毫无亮点可言。
(4)语言贫乏,缺少文采。语言平淡无味,一叙到底,不会抒
情、议论,没有理性思辨语言,影响了文章质量。
写作表达 存在问题
(5)任性写作,随心所欲。本次考试发现一些另类试卷:只写一个标题的
;全部抄写或者部分抄写阅读文章的;文章残缺不全的,只写了三五行,字
数严重不足的;书写潦草、字迹无法辨识的;思路杂乱,不能表达一个完整
思想的;内容空洞,没有具体事例的……这类考生一方面可能基本功确实欠
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严肃认真。
写作表达之建议
(1)平时练好内功。作文的区分度主要体现在内容结构以及语言表达等写
作基础能力上。充实的内容意味着丰厚的生活积淀,完整的结构则是作文理
性逻辑与审慎思考能力的体现,而真挚生动的语言,更是考生心灵敏感度与
语文综合素养的直观表达。
套路化的堆砌之作已经不再能满足当下的命题要求,建议考生在写作中
不妨返璞归真,锤炼扎实的写作能力,于生活的河流中汲取灵感,书写真挚
的心声。
写作表达之建议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让写作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沟通行为,在平时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分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考场作文,就得多去关注自己
身边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并适当分类,如:成长励志类,情感类,
文化道德类,哲理思考类等,将最新颖的最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加以
梳理。
写作表达之建议
(3)活用素材。 有的考生拥有很多素材,但是平时很少去运用,加
之考试时的紧张,自己不懂得梳理,导致不会“学以致用”。平时应将
梳理后的素材在模拟训练中运用,做到“化用”而非“套作”,真正得
高分的应该是积累与化用都出色的。
(4)注重书写。未阅其文,先观其字,书写是同一类作文中上下浮动
的重要因素。网上阅卷对卷面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小字、瘦字,在电脑
上根本无法辨认,这样的文章会严重失分。因此,对书写的强调怎么都
不过分,作文的书写真的就是作文的“颜值”体现,要注意这个硬性指
标的提升。
“以学定教”进行到底
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成绩就得抓“落实”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