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12课《台阶》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12课《台阶》学案

ID:725523

大小:3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中山陵和香港的宝莲寺),导入新课。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 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 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 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 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 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二、 预习检测: 1、判别下列注音的对错,对的打钩,错的打叉 A、凹凼(āo dàng ) 硌 (gè ) B、涎( yán )水 揩(kāi ) C、筹(chóu )划 门槛( kān ) D、尴尬 (ɡān ’gà ) 倔强(juè) 三、复述:请用一句话概述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人物、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悉了课 文。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认识,我给大家提供了三个要点,作为复述这篇文章的提示,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几句较完整的话,包括这三个要点,来概括、复述本文。 (通过复述,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 通过课下、课上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的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整 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读懂父亲,把握文意 1、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他又为此付出哪些努力? 明确:地位,受人尊重 做了如下的事情:捡瓦砖、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踏黄泥 延展:为什么父亲造的台阶是九级,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明确: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 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 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 有 9999 座,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 九级的目的就是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引入中国传统建筑的习俗,开阔视野。) 明确了这个问题,找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就抓住了本文的“文眼”,这对我们理解文 章内容和任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大家对抓关键句理解全文这个方法有更深的体会, 我们将全文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讨,在研讨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2.分析父亲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分 析。 ①、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 [明确: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明确: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②、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读出 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以下几个问题要求相同。 [明确: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 ③、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文中 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明确:描写略。为梦想而努力,不怕吃苦,谦卑] ④、造好高台阶,父亲心愿达成,父亲坐在上面什么感受?为什么? [明确:描写略。极不自在:长期无地位,不受重视,形成的自卑心理,难以消除] 小结: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梳理,相信刚才模糊的父亲形象在你心目中,应该已经是清 晰、生动、立体了起来, 谁能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来总结一下父亲的形象? [明确: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 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 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小结:看来,要想很好的阅读一篇文章,先抓住关键句,然后再细细感知,会比较顺利。这 个方法看来同学们有所掌握。 (此环节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另外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展 示是考虑到学生在表达时不是很完整、连贯的情况,引导他们会完整、流畅表达。 五、探究学习,读出问题来。 我们就从中借鉴本文写作技巧的几个方面,为了便于大家体会,我们通过分析几个问题来 学习。 1、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台阶上费了大段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父亲的脚的细节描写与主题有关吗?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 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归纳:写作技巧:围绕中心选材、安排详略、巧于铺垫 (学生自发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 系统、完整的印象。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注意对问题分层次整理,给每个学生机会,以提高其自 信心。) 七、 读懂父亲,拓展延伸 你了解自己的父亲吗?你知道父亲的志向、追求吗?你对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的情感呢? 温馨提示:只有懂得,才能理解, 只有理解,才能尊重 。 八、读懂作者,把握主题(聆听歌曲,加深理解,体会父爱)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崇敬、同情] 结束语 文内的父亲形象让我们多少有些沉重,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让我们心潮难平。是 啊,他们的愿望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精彩,但他们活的实实在在,他们血管中流淌的那份自 尊与坚韧,恰恰是构建人生重要的支柱。让我们在这一首深情的颂歌中、在内心深处衷心的 道一声:辛苦了,我的父辈们,谢谢你们! (视频播放歌曲《父亲》) (继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动之中,更深刻的理解父辈人,为本课画上一个感性而圆 满的句号。) 附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心愿 准备 建造 熬不住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要强 尊重 坚韧 谦卑 三级台阶 九级台阶 崇敬怜悯双重感情 坚忍不拔 失落无助 九、设计一个父亲的专访活动。 访谈对象:父亲访谈要求: (1) 了解父亲的人生经历,生活故事。(2)能体现父亲的追求、品格。 (3)访谈中可有自己的感受或评论。 十:教学反思: 1、 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 座,此导语旨在配合着课件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调动学生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课堂结束时播放歌曲《父亲》,再次让学 生深入体会父亲的情感。 2、 通过复述,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而且通过课下、课上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的读,学生对 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另外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展示 是考虑到学生在表达时不是很完整、连贯的情况,引导他们会完整、流畅表达。 4、 不足之处,时间不充足,一节课完成起来很赶。要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