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岳池石垭中学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精选)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岳池石垭中学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精选)含答案

ID:724285

大小:37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春四川岳池石垭中学人教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精 选)含答案 第九单元 溶液软件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 溶液 需要加水 20g B. 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D. 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2、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CO 和 C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 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乳化作用 C. 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3、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将丙溶液再蒸发 10 g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 5 g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 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结晶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的饱和溶液的 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5、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打开瓶盖,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 喝了啤酒后又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B.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6、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 t2℃时,将 50g 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 C.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 D. 除去 a 中少量的 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7、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 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9、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 100 mL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 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达到饱和,也可能未达饱和 10、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 可行的是 ( ) A.恒温蒸发溶剂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加入 KNO3 固体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 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仍是饱和溶液 C.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 t2 ℃降温至 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二、填空题 14、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 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__; ②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___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 15、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在 20 ℃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所得溶液为硝 酸钾的 溶液。 (2)在 2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 5 g 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 液。 (3)将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 80 ℃,则变成 溶液。 16、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 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0℃,析出固体质 量较少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各 60g 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 w(甲)________(填字母)w(乙)(填“>“、“<“或“=“)。 17、实验操作考试“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用游码), 同学们的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__,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称量时,药品、砝码放反了 ②称量时,托盘天平右盘没放称量纸 ③将称量 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量取水时, 俯视读数 ⑥用刚刚洗净的烧杯配制溶液 ⑦量好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洒落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刚洗过的试剂瓶 ⑨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 瓶时有洒落 ⑩在烧杯中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有氯化钠固体残留 三、实验探究题 18、(实验探究题)物质在溶解时往往会出现温度的变化,请通过观察如图所示实 验(其中烧杯底部与塑料片之间有 3~4 滴水),分析原因。 (1)操作一现象: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实验探究题)以下各图所示是某校兴趣小组测定硝酸钾溶解度的部分操作 实况。 图 A 是给试管中水和硝酸钾固体加热; 图 B 是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 图 C 是待硝酸钾全部溶解后,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停止加热; 图 D 是在溶液中插入温度计; 图 E 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试管内壁,当溶液中刚出现硝酸钾晶体时,记下温度 计上所示温度。 请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当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达到 15.5g 时,小组同学分别测出的温度为 74.9℃、 75.0℃、75.3℃,他们将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温度是 。他们进行反复实验 的目的是 。 (2)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在实验报告中,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根据 表格中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时,试管中盛有水的体积为 ,并将表中空格 内的相应溶解度填写完整。 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g 5 6.5 8 10 12.5 开始析出晶体时的温度 t/℃ 32.8 39.6 45.8 54.7 64.9 溶解度/g 50 四、综合题 20、(综合题)为检査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该样品 12g 放入烧杯中, 再向烧杯中加人 35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 物质共 42.6g. (1)反应生成 CO2 的质量为 ________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 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 0.1%) 第九单元 溶液软件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 溶液 需要加水 20g B. 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D. 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答案】A 2、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CO 和 C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 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乳化作用 C. 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答案】B 3、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将丙溶液再蒸发 10 g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 5 g 【答案】D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 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结晶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的饱和溶液的 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C 5、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打开瓶盖,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 喝了啤酒后又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B.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B 6、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 t2℃时,将 50g 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 C.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 D. 除去 a 中少量的 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答案】C 7、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 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答案】D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E.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F.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G.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H.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答案】B 9、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 100 mL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 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达到饱和,也可能未达饱和 【答案】D 10、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 可行的是 ( ) A.恒温蒸发溶剂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加入 KNO3 固体 【答案】B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 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仍是饱和溶液 C.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 t2 ℃降温至 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 【答案】C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 C 1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答案】C 二、填空题 14、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 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__; ②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___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 【答案】乳化;蒸馏;蒸发结晶 15、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在 20 ℃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所得溶液为硝 酸钾的 溶液。 (2)在 2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 5 g 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 液。 (3)将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 80 ℃,则变成 溶液。 【答案】(1)饱和 (2)不饱和 (3)不饱和 16、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 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0℃,析出固体质 量较少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各 60g 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 w(甲)________(填字母)w(乙)(填“>“、“<“或“=“)。 【答案】 (1)20 (2)乙 (3)> 17、实验操作考试“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用游码), 同学们的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__,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称量时,药品、砝码放反了 ②称量时,托盘天平右盘没放称量纸 ③将称量 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量取水时, 俯视读数 ⑥用刚刚洗净的烧杯配制溶液 ⑦量好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洒落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刚洗过的试剂瓶 ⑨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 瓶时有洒落 ⑩在烧杯中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有氯化钠固体残留 【答案】①⑨ ②③④⑥⑧⑩ 三、实验探究题 18、(实验探究题)物质在溶解时往往会出现温度的变化,请通过观察如图所示实 验(其中烧杯底部与塑料片之间有 3~4 滴水),分析原因。 (1)操作一现象: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烧杯与塑料片分离 (2)操作一中加入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 液的温度降低,塑料片上的水结冰,从而使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中加入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粘在塑料片与烧杯之间的冰融化,使烧杯与 塑料片分离 19、(实验探究题)以下各图所示是某校兴趣小组测定硝酸钾溶解度的部分操作 实况。 图 A 是给试管中水和硝酸钾固体加热; 图 B 是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 图 C 是待硝酸钾全部溶解后,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停止加热; 图 D 是在溶液中插入温度计; 图 E 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试管内壁,当溶液中刚出现硝酸钾晶体时,记下温度 计上所示温度。 请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当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达到 15.5g 时,小组同学分别测出的温度为 74.9℃、 75.0℃、75.3℃,他们将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温度是 。他们进行反复实验 的目的是 。 (2)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在实验报告中,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根据 表格中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时,试管中盛有水的体积为 ,并将表中空格 内的相应溶解度填写完整。 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g 5 6.5 8 10 12.5 开始析出晶体时的温度 t/℃ 32.8 39.6 45.8 54.7 64.9 溶解度/g 50 【答案】(1)75.1℃;减少实验的误差;(2)10ml;65;80;100;125; 四、综合题 20、(综合题)为检査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该样品 12g 放入烧杯中, 再向烧杯中加人 35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 物质共 42.6g. (1)反应生成 CO2 的质量为 ________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 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 0.1%) 【答案】 (1)4.4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3.3% (3)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y, CaCO3+2HCl═CaCl2+H2O+CO2↑, 111 44 y 4.4g y=11.1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7.3%.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