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分数
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
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创设了大量为学
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氛围,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
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
从而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这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
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 学生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时应提
供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
义。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绝不是一张白纸,有的学生已
经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甚至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
的,而应该是主动构建。因此,在教学时,应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
脑、动口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认识分数,知道几分之一的 含义,并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会根据图形的涂色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
3、会根据分数涂出图形中的相应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在对整体等分的操作活动和对整体与部分的 观察比较中,体验分数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借助等分活动,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2、在
与同伴的 合作交流过程中,增强与人合作的分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整体等分的 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使用分数前先判断是否等分及几分之一含义的理解和表述。
教具、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长方形、正方形及圆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口答,导入新课
1、今天是小胖的生日,他邀请小丁丁去他家做客,看看他准备了些什么来招待小客人。
(1)4 个苹果,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到( )个。(我们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2)2 个冰激凌,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到( )个。(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3)1 个蛋糕,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到( )个。
师:第三题就不能用过去学过的 2,1 这种数来解决了,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分数,我们可以用
分数解决像这样的问题.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复习,主要让学生回忆、体会、感受分数中分子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为学习新
内容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 1/2
1、请学生用一个圆形纸片代替这个蛋糕,来把它平均分成 2 份.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
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分出来的?分出的每个部分的大小怎样?
师:分出每部分的大小一样,我们就用平均分这个词语表示.
现在我们已经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两份,那么其中涂阴影的这一份,可以用一个分数来
表示,那就是1
2 ,其中的空白部分也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它也是1
2 .
师:现在谁来回答这个分蛋糕的问题?
师边演示课件生说:1 个蛋糕,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到(1
2
)个。让生拿走各自分到
的1
2
个蛋糕.
2、指导 1/2 的写法与读法:
(师演示并讲解 :1
2
它是一个数,它是一个分数.我们不能把它分开来看成 1 和 2 两个数.写的
时候先写一根横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下面写“2”就表示平均分成 2 份,上面写“1”表示取
了其中的 1 份,这个数我们就读作:二分之一。)板书:1
2
。(一起书空)问:1/2 表示什么意思
呢?(个别学生说,同桌说,全班说。)
3、学生动手操作:构建同一个图形的 1/2:
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片,折出它的 1/2,看谁折的方法多?可以把其中的一个1
2
用彩笔涂
上阴影.
(反馈表示的结果贴在黑板上)
师:他们表示的都对吗?(对的,因为他们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2 份,每一份的大小都占到
整个长方形的 1/2,虽然折出的形状不同,但都体现了部分占整体的1
2
)
4、辨析:判断下面的 图形中涂色部分是否能用 1/2 表示?
① ② ③
第一个不对,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第二个对的,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 2 份,每一份是这个图形的
1/2)
第三个不对,为什么?生:因为它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 3 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 1/3
师: 看这幅图,左边这一部分用 1/3 表示,那中间这一部分呢?右边这一部
分呢?原来 1/3
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 3 份,其中的每一份,都可以取出来看成是这个整体的 1/3
(二)自主探究几分之一
1、师:刚才小朋友不仅认识了 1/2,还知道 1/3. 那么你还想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呢,谁
来说说看?
(我想认识…..它表示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那么请你们从信封中挑选一个图形把你想的几分之一表示出来吧。(动手操作)(四人一组)
提供:
2、反馈学生表示的几分之一
为什么可以用 1/4 表示?(我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4 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1/4)
为什么可以用 1/8 表示?等等。
师贴出如:等
1
3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
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师生归纳小结:
1、归纳几分之一:(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我们今天只认识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它表示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像今天我们得到的 1/2、1/3、
1/4、1/5、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分数的认识中除了几分之一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
我们会在以后的课中继续学习.
三、巩固拓展,加深理解几分之一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在书本 P39 和 P40,请同学们看一看)
2、看图填数 P40 说一说,写一写,在每一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 )
( )
( )
( )
( )
( )
( )
( )
3、看图判断 P40 判断下列各图中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4、根据分数涂出图形中相应的部分。
第一组用颜色表示图中最大长方形的八分之一。
1/8
第二组用颜色表示图中最大长方形的四分之一.
5、说一说涂色部分表示的是几分之一。
小结:原来几分之一是相对一个整体来说的.它不仅是在我们分东西时表示分出了多大的
一个部分会用到,还能反映出部分与整体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这个环节的练习
设计力求贴近小学中段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满
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
你有哪些收获?
趣味题:通常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大约占整座冰山的几分之几?
A 1/2 B 1/10
课后反思: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
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要用心呵护学生的每一个创新的萌芽。如果我们习惯于
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
声音。教学中学生的意外发言让我很是惊讶,在课前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然而本着尊
重学生的人格,我没有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横加干预,而是微微一笑,以一颗宽容的心鼓
励孩子,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在学生的惊叹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
自身的探究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有时学生的回答和发现是我们无法预设的,必须及时处理好新的问题生
成。在展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时,当一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四分之一时,其他学生马上反对,
认为他折的是八分之二,由此展开了辩论,反对者还根据刚才学习的分数知识进行了说理:
“他实际上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8 份,涂色部分占了两份,所以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八分
之二才对!”的确如此。这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怎么办?给孩子直接讲 2/8=1/4
吗?,因为这个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内容。还是让学生来辩析呢?那可是要花时间呀。最后我
还是请来这两个孩子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实际上生 1 涂的那一
份和生 2 说的那两份都是同样的部分,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辨
析中全班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更深刻了。
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感谢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它
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就不只是一个美丽的
童话,具有生命色彩的问题生成一定能得以活跃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