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物、图形的等分操作,直观地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并
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逐步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获得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
题的成功体验。
3、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和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含义的理解和表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1、出示小胖分蛋糕图.
A.师:同学们都分过东西吧?
师:谁还记得平均分吗?
师:我们一起帮小胖分蛋糕吧!
(生用击掌的次数表示分得的结果)
B.(当学生不知如何击掌时)师:看来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表示接下来
的结果了。
C.出示小巧的分法。
D.学生说说该怎样分才能得到半个?
师 板书:平均分
E.师问:“刚才的每一排都可以用你学过的数来表示,那这半个可以用什
么数表示呢?”教师在总结学生表示的各种方法后,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认识的新的数:分数
2、揭示课题:分数
3、刚才说的这个半块蛋糕,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分数表示?
4、1/2 的书写方法及每部分表示的含义。
二、操作深化,认识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那 1/2 表示什么呢?生边答边课件演示,把 1 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个部分,每一部
分就是这个蛋糕的 1/2。
2、生复述 1/2 的含义。
3、小结:把一个物品或一个图形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个部分,
每一部分就是这个整体的 1/2。(边说边板书一个整体)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 1/2,如果按刚才的规律继续往下分,那下一层应该分到多
少个蛋糕呢?1/4 表示什么?(师板书 1/4)
2、指名学生用圆折出 1/4.
3、 将一个圆对折、对折、再对折又能得到哪个分数呢?
(折一折: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不同形状的纸,请大家动手折一折,将这张纸进行
平分,用斜线涂出其中的一份,然后说一说这一份表示多少? )
4、师追问:如果平均分成 5 个部分呢?20 个部分呢?甚至 100 个部分呢?如果要
得到 1/200,应平均分成几份?选择喜欢的分数同桌互说它的含义。再全班交流。
5、练习一:在每个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 ) ( ) ( ) ( )
6、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板
书:几 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各图中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1
3
1
4
3、看一看,你想到了哪个分数表示?
四:拓展练习
1. 下图中蓝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2.方格纸上的图形是某个图形的 1/2,那么这个图形原来可能是怎样的呢?
五、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吗?
1
1
4
1
5
教学反思: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
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
我让学生帮小胖分蛋糕“把 8 个蛋糕不断对半平分,到最后把一个蛋糕对半平
分,每一份是几块蛋糕?”让学生感受 当所分得物品的个数是非整数时,就可
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得
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从而引出新课“分数” 。 《数
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
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
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让学生感受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
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
方形的四分之一。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分数的形成过程,把原本复杂、抽象的东
西变得到简单、直观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有所提升,练习的设
计顾及了面向全体学生,也考虑到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安排了拓展练习,
以促其思维发展,采用旋转、推理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
为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时我把学
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
教学用的时间过长,各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等等。在今后的教学
工作中,我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 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成
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