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渗透分类的原则:必须遵循统一标准、无遗漏、不重复的原则。并依据这
些原则学习探究三角形的分类。同时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过程:做分类游戏,让学生感知分类,了解分类需要标准
让学生提出以不同的性别、年龄、爱好、衣着等进行分类,并比较分类结果。
师对生提出的分类进行纠正与评价。
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多种不同的三角形,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需要给它们分类,体
验分类的必要和价值所在。探究并明确三角形分类的标准。在确定对角分类后,在认识特征
的基础上,总结概念。
过程:1 出示例1 中的 5 个三角形
提出要求:
(1)观察每个三角形中 3 个角分别是什么角?(不易观察的要用量角器度量)
(2)根据角的特点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思考这样分的依据。
(3)给同桌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2 反馈学生的分类
(如果学生 4 种分类方法都有)这 4 种分类方法都是正确的。在这 4 种分类方法中,哪一种
方法把三角形分得更细、更清楚?
(如果学生只有前面 3 种分法)请你再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角的大小,讨论:还可不可以进
一步细分?
3 整理分类结果
教师:这些三角形,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3 类)也就是 3 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为一类,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为一类,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为一类。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给这 3 类三角形分别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吧!
板书: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教师:看书,读一读第 40 页上什么叫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这里说“有 1 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想一想,在一个三角形里
面能不能有 2 个直角呢?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 2 个钝角呢?
4 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着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几部分组成,哪几部分?(板书)
5 练习
第 42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
三 、课堂活动
第 42 页练习十一第 1 题。
提示:可以先画再剪。
四、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的练习,使学生能加深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学习。
1 第 43 页第 2 题:按要求在方格上画出三角形。
2 判断。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4)直角三角形中可能有两个直角。()
(5)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五、拓展练习
如果只给你看三角形中的一个角,能判断这是个什么三角形吗?
图 1 图 2 图 3
知道三角形的一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种类,因为任意一种三角形都至少有两
个锐角。
六、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 41 页例 2,例 3,课堂活动第
2—4 题,练习十一第 5~8 题。
【教学准备】
教师:一面等腰三角形的彩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是怎样分类的?教师: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三
角形,看看它们的边有什么特征。
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结论,观察出当两边相等时,两角相等。探索出
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并验证只有等腰三角形是这样的特征。在三角形按角分的三角形中找出
等腰三角形,发现它们的重复性,从中发现需要找与角不同的分类标准“边” 。
1 出示例 2
教师:将红领巾或小彩旗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组中交流你的发现。
2 反馈学生的发现,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发现这些特征的
(1)两条边相等。(2)两个角相等。(3)是轴对称图形。
3 验证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对折后都是这样的呢?请拿出自己随意剪的三角形,进行对折,
看有没有这些特征。
教师:(出示等腰三角形进行演示)像这样把三角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说明这两条边
相等,两个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这种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把这种两
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4 教学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 讨论
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有没有等腰三角形呢?学生用三角板量各类三角形的边长。
在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都有等腰三角形。
(教师画出后面两个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教师:闭上眼睛想一想等腰三角形是什么样的?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6 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动手发现等边三角形,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体会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 出示例 3 按要求剪三角形。
(1)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用量角器量 30°的角。
(3)剪三角形。
(4)展开。
2 仔细观察手中的三角形的角和边,也可以动手折一折或用直尺和量角器量量,看有什么
发现?
3 在小组里面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你是怎样发现的。
4 反馈:
(1)3 条边相等。
(2)3 个角相等,都是 60°。
(3)是轴对称图形。
(4)锐角三角形。
教师:像这种 3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等边三角形。
教师:闭上眼睛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
5 讨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怎样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四、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本课,引导学生总结和提炼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更加严
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练习
1 第 42 页课堂活动第 2~3 题。
(第 2 题按要求摆三角形,总结出用小棒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需要的小棒根数。)
2 第 43 页第 4 题:根据已有的三角形画出等腰三角形。
(两种画法, 作图中发现可以两条直角边为对称轴画出等腰三角形)
拓展 练习第 43 页第 5,6 题及思考题
四、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