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分之几(1)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课本第 47~48 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2、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几分之几,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情景:小丁丁过生日了,瞧,他准备了一个精美的草莓蛋糕,邀请了小胖、
小巧、小亚一起来分享这个蛋糕。
提问:一个蛋糕,4 人平均分,每人吃到多少个蛋糕?你是怎么想的?
口答: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4 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
4
1 ,也就是每人吃到
4
1 个
蛋糕。
2、揭题:这是我们前几天认识的分数几分之一,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1、认识
4
3
(1)动手操作,理解
4
3 的含义
小胖很喜欢这蛋糕,,他不客气地说:“我肚子饿了,要吃 3 份。”如果小胖
吃了 3 份,那么,小胖吃了多少个蛋糕?
操作: 请小朋友用圆形纸片代替蛋糕分一分,用斜线条画出小胖吃的部分。
交流: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涂的?
同桌讨论:小胖吃了多少个蛋糕?用分数怎么表示?
全班交流:小胖吃了多少个蛋糕?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1 份是多少个蛋糕?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小胖吃了 3 份,就是吃了几个
4
1 蛋糕?一起数一数!
演示说一说
4
3 的意思。
(2)
4
3 的读法,写法
4
3 怎么写?教师示范,学生边说边书空
读作:四分之三 学生跟读
提问:这里的“4”表示什么?这里的“3”表示什么?你能说一说
4
3 的意
思吗?
(3)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4 份,每一份是蛋糕的
4
1 。3 份,就是 3 个
4
1 ,
就是
4
3 个蛋糕。
2、认识
3
2
(1) 小胖把 1 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 3 段,用其中的 2 段包扎礼物送给小丁丁。
出示例题:把 1 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同样的 3 段,2 段长多少米?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2 段长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1 段的长度是多少米?如果是这样的 2 段,就是几个
3
1 米?也就是多少
米?(板贴)
谁来说说
3
2 米的意思?
(2)小结:1 米长的纸带平均分成 3 段,每一段是 1 米
3
1 ,2 段是 2 个
3
1 米,就
是
3
2 米。
3、认识
6
4
小丁丁拿出酸奶,招待大家
(1) 出示: 一板酸奶由 6 杯组成,小胖、小丁丁,小巧和小亚每人喝一
杯,一共喝了 4 杯,他们一共喝了多少板酸奶?
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板贴:
3
(2)小结:把一板酸奶平均分成 6 杯,每一杯是一板酸奶的
6
1 。4 杯,就是 4
个
6
1 ,就是
6
4 板酸奶。
4、总结并揭示课题
一个蛋糕、1 米的彩带、一板酸奶都是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
份,每一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分之一,就是
几分之几。出示课题:几分之几
(二)分数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1、传授:像
4
3 、
3
2 、
6
4 这样的数也是分数,每个分数有 3 个部分组成,每个部
分都有名称。
师: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数下面的“4”叫分母。
分数线的上面的“3”叫分子。
说一说
3
2 各部分的名称。
分母 3 表示什么意思? 分子 2 呢?
2、小结:在一个分数中,分母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
的几份。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根据分数来给下面各图涂色。
4
3 分子
分母 分数线
4
3、填一填
左图中 的个数是整体的( )。
的个数是整体的( )。
的个数是整体的( )。
4、动脑筋: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几分之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还有许多奥秘,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