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新课标
一、单选题(共 1 题;共 2 分)
1.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 1:40 B. 1:400 C. 1:4000000
【答案】 C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40 千米=400000 厘米,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4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上 1 厘米,实际 40 千米,40 千米=400000 厘米,比例尺= , 据
此作答即可。
二、判断题(共 2 题;共 4 分)
2.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关系。( )
【答案】 正确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被除数÷商=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断正比例有一个九字口诀: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答案】 正确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三、填空题(共 4 题;共 7 分)
4.如果 x÷y=42÷3.5,那么 x 和 y 成________比例关系;如果 m:1.2=1.5:n,那么 m 和 n 成________比
例关系。
【答案】 正;反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x÷y=42÷3.5,x 和 y 的商一定,成正比例关系;
m:1.2=1.5:n,m×n=1.2×1.5,积一定,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判断正比例的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判断反比例的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0.7,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答案】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 1,1÷0.7= .
故答案为: .
【分析】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据此可得两个外项之积÷其中一个内项=另一个内
项。
6.如果 a×5=b×2(a、b 均不为 0),那么 a:b=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5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a:b=2:5。
故答案为:2;5.
【分析】由 a×5=b×2 可知,a 和 5 是比的外项,b 和 2 是比的内项,据此解答。
7.在 ab=c(a、b、c 均不为 0)中,当 b 一定时,a 和 c 成________比例;当 c 一定时,a 和 b 成________
比例。
【答案】 正
;反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b= , 所以当 b 一定时,a 和 c 成正比例;当 c 一定时,a 和 b 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当 k= (k 为常数,k≠0)时,x 和 y 成正比例;
当 k=xy(k 为常数,k≠0)时,x 和 y 成反比例。
四、计算题(共 2 题;共 30 分)
8.解比例。
(1)3:8=24:x
(2)
(3) =x:10
【答案】 (1) 3:8=24:x
解:3x=8×24
3x=192
x=192÷3
x=64
(2) =
解:1.5x=4×3.5
1.5x=14
x=14÷1.5
x=
(3) : =x:10
解: x= ×10
x=
x= ×
x=5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性质解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9.解比例
(1)25:7=x:35
(2)(2+x):2=21:6
(3)x:4=5:6
【答案】 (1) 25:7=x:35
解:7x=875
7x÷7=875÷7
x=125
(2) (2+x):2=21:6
解:6(2+x)=42
12+6x=42
6x=30
6x÷6=30÷6
x=5
(3) x:4=5:6
解:6x=20
6x÷6=20÷6
x=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比例时,可以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
外),比值不变,将含有 x 的式子写在等式的左边,将常数项写在等号的右边,最后等号两端同时除以 x
前面的系数,即可解得 x 的值。
五、解答题(共 1 题;共 5 分)
10.早上 9 点钟时,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子的长度比是 5:4,小明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 12 米,那么学校
旗杆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答案】 解:设学校旗杆的实际高度是 x 米。
5:4=x:12
4x=60
x=15
答:学校旗杆的实际高度是 15 米。
【考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用比例作答,即设学校旗杆的实际高度是 x 米,题中存在的比例关系是:早上
9 点钟时的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子的长度比=学校旗杆的实际长度:学校旗杆的影长,据此代入字母和数据
作答即可。
试卷分析部分
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8 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25.0%)
主观题(占比) 36(75.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6(60.0%)
主观题(占比) 4(40.0%)
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单选题 1(10.0%) 2(4.2%)
判断题 2(20.0%) 4(8.3%)
填空题 4(40.0%) 7(14.6%)
计算题 2(20.0%) 30(62.5%)
解答题 1(10.0%) 5(10.4%)
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40%
2 普通 60%
3 困难 0%
4. 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比例尺的认识 2(3.8%) 1
2 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6(11.5%) 2,4,7
3 比例的基本性质 5(9.6%) 3,5,6
4 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4(7.7%) 4,7
5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0(57.7%) 8,9
6 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5(9.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