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学案

ID:723196

大小:19.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万物总关情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托物言志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郑板桥的《竹石》,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 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启示: 只要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一定会创造奇迹。 生活中许多事物或现象都能跟我们某些启示和教益,今天我们一 起来感受贾平凹从一棵小桃树的经历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通过预习,说一说两篇文章在以下两方面的共同点 选取材料上: 自然界常见事物 抒情方式上:描写事物的基础上表达理想、情志(托物言志) 方法推荐:阅读托物言志文章的方法 三问法: 描写了什么“物” 表达了什么“志” 悟出了什么“理” 三、板块一:大浪淘沙始见金——认识树 1.默读文章,画出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重点语句,由此你读 出了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提示:可以从小桃树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环境、磨难等角度 赏析小桃树的 特点,由此感悟其内在品质。 用句式说话: 我从 句段中,读出了这是一棵 小桃树 . 学生展示 四、板块二:由物及人——认识作者 2.“我”为什么关注和爱护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 的小桃树呢?因为 小桃树的坎坷经历和作者的成长经历十分相似。 略读课文,勾画出描写作者情感思绪、心里想法的语句,与小桃 树进行对比,你由此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 小桃树 与 贾平凹 生长环境 成长经历(磨难)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 角落里 长的不是地方 被猪拱、讨人嫌、 险被砍、经风雨 不屈不挠 顽强生长 贾平凹 不屈不挠 顽强生长 从农村到城市, 感到渺小、幼稚天 真,读不懂人世大 书。 原来也是个孱头, 脾性一天天地坏了, 常常发呆,心境垂垂 暮老。最后受小桃树 启发鼓舞 3. 背景链接 1976 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文革破灭了我的大学梦, 并受父亲“反革命帽子”的牵连,当兵不要,招工不要,当教师不要, 十三四岁过早经历了生活的困苦和世态炎凉,被这个时代耽误了青春 年华和奋斗机会。 4.赏析“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一句,理解作者将所托 之物与所言之志巧妙结合。 这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由衷的感谢和所受的启 示。 五.板块三:由文及我,指引生活 读了文章,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启示)?这对你今后的生活和成长定 会有极大的益处。 启示:生活中要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 的主人。 小结写法:怎样阅读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呢? 1.赏描写句,知托何物 2.品抒情句,明言何志 3.由文及我,指引生活 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请读丛书五中 25 页的《寂寞红柳》和 5 页的《好一朵木槿花》 ,从 两文中选择一篇精读,运用所学托物言志的方法,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自己的阅读收获文章描写了“物”怎样的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 1.勾画出描写红柳和木槿花的语句,说说作者笔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2.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谈谈你认为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读了文章,你觉得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新的启示 七.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经历风雨仍 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 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八.选择身边熟悉的景物,模仿本文的写法,表达一种感情。 赠你警言妙句 《礁石》中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打过来,每一个浪 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尼采说:“生命企图竖起自己的云梯,它渴求眺望到遥远的地方,渴 望着最醉心的美丽,它要求向上。”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