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组:四年级数学 复备教师: 时间:
学科 数学 版本 西师版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三单元
单元内容(课题) 第三单元 确定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
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表示
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产生热
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 1 课时:
课题 确定位置(一)
课时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理解方向词,用新的方向词和实际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
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
行走的路线;以及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用方向和距
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
一定的难度。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
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
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
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
要性和简洁性,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产生热爱数学的
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正确口算整百数乘整十数。
教学难点 物体在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正确转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子棋格子图(学生每两人一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落实课标、核心
素养、生长课堂、
书润课程等)
一、 激趣导学
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二、 探究交流
1.认识列与行。
2.认识数对。
(1)在这里,我们是用“第几列第几行”
来表示 3 个小朋友的位置,看看这样的
表达方式,你觉得怎么样?
(2)那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
法呢?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写出
小红的位置,看谁的表示方法更简洁,更
有创意。
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抽几个同学到黑板
根据生活中的排队
了解自已的位置
上去板书自己的表示方法。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
①交流各自的写法。
②这些写法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都比较简洁;都有两个数;前面都写
了一个 3,表示第 3 列,后面都有一个 2,
表示第 2 行;中间都有分隔符。
(4)介绍数对。
(5)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另外两个同
学的位置,并比较一下,体会用数对表示
位置的简洁性。
3.认识方格图。
(1)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很简单,我们还能
把座位图也变得很简单。
课件演示:用竖线来表示列,用横线来表
示行。
引导学生观察出,每一个交点都代表一
个同学的位置。
1 课堂活动第 1 题
探索积的变化规
律,促进学生对方
法的理解
课件演示:座位图消失,只留下方格图。
(2)现在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这 3 个同
学的位置吗? 让学生根据数对去找相
应的位置。
小结:我们是根据数对先找列,再找行。
列和行的交点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4.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转换。
5.课堂活动。
三、 拓展提升
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四、 评价反馈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列和行来表示
位置,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数对。
它能简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在数对
中,前面一个数表示的是列,后面一个数
表示的是行
课堂活动第 2 题
感受知识的内在
联系,培养学生的
迁移学习能力
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1.练习第 1 题。独立完成。
2.练第 2 题。做在作业本上
3.练习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第 4 题。填在书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