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速度等常见的量。理解速度的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时间等关系式,并能运用解决问题。
3、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本质。
二、重难点
1、速度、单价概念的理解。
2、常见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环节
(一)、情境引入 揭示课题
视频播放,直观感受
”你们说的快、慢是指什么?“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
(二)概念理解
1、”速度“概念理解(一)
在分类比较中感悟体会”速度与路程,时间相关联
①你认为谁跑的最快,是第一名?
【设计意图:感悟速度与时间和路程都有关】
表①
表②
孙老师 VS 杨老师 VS 覃老师
时间
孙老师 4 分
杨老师 4 分
覃老师 3 分
孙老师 VS 杨老师 VS 覃老师
路程
孙老师 280 米
杨老师 240 米
覃老师 240 米
2、”速度“概念理解(二)
表③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①、你是如何比较的?
②、你认为什么是“速度”?
③、“速度”是如何得到的?
【设计意图:1、对比中感知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联,自主探讨感悟什么是速度】
【设计意图:2、揭示速度的概念“规定时间行驶的路程,这个时间我们约定可
以是 1 秒钟、1 分钟、1 小时】
3、”速度“概念理解(三)
借助”速度单位“再次感悟速度与路程,时间相关联
孙老师 VS 杨老师 VS 覃老师
时间 路程
孙老师 4 分 280 米
杨老师 4 分 240 米
覃老师 4 分 240 米
①博尔特在一次 100 米练习赛中跑了 10 秒,请问他的速度是多少?
②一只蜗牛急速爬行了 3 个小时,能爬 30 米,请问它的速度是多少?
”都是 10 米,难道蜗牛的速度和博尔特一样快?“
”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别人清楚的知道他们速度的不一样?“
【设计意图:1、复式单位的揭示再次感悟三者相关联】
【设计意图:2、概念再次理解】
4、”速度“概念理解(四)
在速度快慢体验中再次感悟意义
(三)、数学模型建立
速度=路程÷时间
①看到这个关系式,你还可以想到那些关系式?
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
②透过现象看本质,你知道为什么”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是指:1 秒钟、1 分钟、1 小时走过的路程也就是我们乘法中所说的一份数
那么???
③回顾以往知识
④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找一找
(四)结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