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认识三角形》 课时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认识三角
形具有稳定性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认识三角
形的特点、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操作得出相关结论,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
学的情感。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
化。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稳定性
教学难点 认识三角形的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能够在物体的面中
找出三角形,认识了常见的角,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探究经
验。
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
主动求知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
能出现的问
题)
补救
措施
修改意见
一、引入谈
话
1、孩子们,春天
到来了,阳光明
媚,春暖花开,
如果能到郊外去
玩玩儿,那该多
好啊,瞧,一群
孩子已经来到了
公园门口?仔细
1、仔细看看,找出这
幅图上有那些图中哪
些物体形状是三角形
的?
1、
2、
……
1、
2、
……
二、操作感
知 三 角 形
的特征
看看,这幅图上
有那些图中哪些
物体形状是三角
形的?
2、我们生活中还
有哪些物体是三
角形的?
3、既然生活中有
这么多三角形。
那我们就一起来
研究有趣的三角
形。(板书课题:
认识三角形)
4、感知生活中的
三角形并找出三
角形的特征
⑴三角形是我们
的朋友,它为我
们日常生活、建
筑业等方面作出
了很大贡献。看,
这些实物图和标
志牌上都有三角
形,(课件出示例
1 的 图 的 三 角
形),
⑵再说说什么样
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形⑶引导学生
得出:由三条线
段围成的图形叫
2、小组交流生活中的
三角形。
3、请仔细观察,思考
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的
共同特征。
4、让学生充分观察,
自己总结出特征
三、感知三
角 形 的 特
性
做三角形。(板
书)
5、画三角形并理
解三角形的特点
6、辨一辨并得出
判断三角形的条
件
师小结:判断一
个图形是不是三
角形首先要看是
不 是 有 三 条 线
段,其次看这三
条线段是不是围
拢了。
7、生活中我们看
到了很多物体的
形状都是三角形
的,如:电线杆
架、房架等等。
为什么要设计为
三角形而不设计
为 其 它 的 图 形
呢?还有我们来
看小兔家和小狗
家的篱笆,谁的
更好呢?
8、小结:说明三
5.在练习本上画一个
你喜欢的三角形,画好
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三
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6.判断练习十第 1 题
中 哪 些 图 形 是 三 角
形?
小组交流判断结果和
判断方法
7、大家猜一猜三角形
到底有什么特性呢?
实验探究:
同样的木条,用同样的
方法,做成的四边形和
三角形,请两个小朋友
上来拉一拉,你有什么
发现?
生:四边形轻轻一拉,
形状和大小都变了,而
三角形用力拉后,发现
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四、巩固练
习
五、课堂总
结
角形比较牢固,
具有较好的稳定
性。
9、举出生活中哪
些物品用到三角
形 的 这 个 特 性
吗?
10、折一折,画
一画
如图,(教材 53
页例 2),对折三
角形的一条边,
使折痕经过这条
边所对的顶点,
教师: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你对
三角形有哪些新
的认识?
8、举出生活中哪些物
品用到三角形的这个
特性
9、观察折痕,认识底
和高
10、练习第 54 页第 4
题.
板书设计
参考书目
及推荐资
料
教学反思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课时 1 课时 课型 新授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 3 条边之间关系的过程,体验用实验操作探索规律的
方法。
2.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根据这个关系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到实验操作成功的喜
悦感。
教学重点 在实验操作中探索三角形 3 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索验证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学
生具有探索三角形 3 条边之间的关系的知识基础,能通过动手操作、观
察比较,独立进行探索。
学法指导 猜测—验证—总结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
能出现的问
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质疑引入 1、三角形是由 3
条线段围成的图
形,任意给你 3
条线段(小棒),
是不是都能围成
一个三角形呢?
教师:这节课我
们将要探索三角
形 3 条边之间的
关系。(板书课
1、学生先猜测,再动
手摆
2、交流所摆结果
二、探究规律 题)
2、教学例 3(初
探三角形三条边
的关系)
3、教师引生独立
探究,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摆时每
两根小棒要首尾
衔接,相离相交
都不对。(学生在
猜测与交流中发
现 4 根同样长的
小棒无论如何都
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 4
根同样长的小棒
围不成一个三角
形,而用 3 根,5
根同样长的小棒
能围成一个三角
形呢?
4.教学例 4(探索
三角形三条边的
关系)
(1) 教 师 引 生 独
立探究,巡视指
导。
3、学生先猜测用 3 根、
5 根、4 根同样长的小
棒能否分别摆出一个
三角形。
4、学生动手操作,看
在摆的过程中你能发
现什么?
5、小组交流探究结果:
4 根同样长的小棒围
不成一个三角形,而用
3 根,5 根同样长的小
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6、4 人一组开展量、
算等操作活动,讨论三
角形三边存在怎样的
关系?①每个人任意
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
每条边的长。(可用 mm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2)讨论。
②解释为什么用
4 根同样长的小
棒围不成一个三
角形?而用 3 根,
5 根同样长的小
棒能围成一个三
角形呢?③3 根
小棒的长分别是
10cm 、 4cm 和
18cm,用它们能
围成一个三角形
吗?为什么?
作单位)②4 人依次把
自己所画三角形的各
边长记录在下表中。③
计算并填空。
①结合量、计算、比较,
你有什么发现?(三角
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
边)
7、课堂活动第 1 题。
8、练习十一第 1~3 题。
9、你这节课学到了什
么重要的数学知识?
采取了哪些方法学到
的?你最大的收获是
什么?
板书设计
每人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每条边的长,并把自己所画三角形的
各边长记录在下表中。
三角形 1 三角形 2 三角形 3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三角形内角和》 课时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的过程,体验用猜
想、验证等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实验
操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在操作中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 180°。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已经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能应用量、折、拼等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补救
措施 修改意见
一、激趣引
入
1、创设情景
(1)一块三角形
玻璃被突然飞来
的小球击碎了,
只 要 拿 一 块 玻
璃,就可以去配
上与原先完全相
同的玻璃。”同学
们,你认为应该
拿哪一块呢?
2、揭示课题,板
书:三角形的内
(2)学生先独立思考
片刻后,再请学生口
答 : 应 该 拿 哪 一 块
呢?为什么?
二、探究新
知
三、实践应
用
四、全课总
结
角和。
1、教师:猜一猜: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与三角形的大小
有关系吗?
2、讨论验证的方
法教师:现在我
们拿出准备的三
角形,先想一想
自己用什么方法
来验证猜想是否
正确?
5、汇报交流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今天你有什么收
获?(学了什么
内容?是用什么
方法验证的?)
3、小组讨论,再全班
交流。(可能有下面的
方法)
方法:(1)量角,
(2)把三个内角对折
或剪、撕下来拼合成
一个平角。(3)通过
图形的转化得出结
论。
4、选择你喜欢的方法
试着验证一下。把你
的想法和操作过程与
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1.第 56 页课堂活动
第 2 题。
2.第 57~58 页练习十
一 第 4~8 题 和 思 考
题。
板书设计
参考书目
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时 1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
体会每类三角形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
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培养
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
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
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
方面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内在联
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方法,初步认
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应用类推思维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交流,能探索出三角形的角和
边两个方面特征,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激情导
入
1、(出示一组角)
同学们,你们能按
一定的标准给这
些角分类吗?(板
书:分类)
2、我们刚认识的
三角形,你若仔细
观察,会发现它们
1、学生独立
进行分类,交
流分类标准
和结果。
二、探究新
知⑶⑷⑸
⑹
的角各有特点,边
的长短不一。这节
课我们共同给三
角形分分类。补充
课题:三角形的分
类。
1、确定标准,明
确目标
⑴(黑板上出示 7
个三角形)引生观
察。
2、研究分类标准
⑴同学们观察得
真仔细!确实是这
样的。那你打算怎
样对它们进行分
类呢?
⑶全班交流
3、分组探究,获
取新知
⑴引生分类师.
⑵、仔细观察
这些三角形,
你觉得每个
三角形的角
一样吗?边
一样吗?能
具体说说
吗?
⑵先独立思
考然后同桌
之间互相说
一说。
⑵按同桌合
作的方式,利
用老师提供
给大家的三
角形,选择一
4、展示成果,揭
示规律
(1)认识锐
角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你们的思路很
清晰。实际在数学
上根据三角形角
的特征也是这样
分类的。那能发挥
你们的想象力,给
这些三角形分别
取个名字。
按边分
(2)前面我们研
究了按角的特征
将三角形分类的
情况。那根据边的
特点,怎样将三角
形进行分类的?
种分类标准,
可以使用量
角器、直尺等
工具,分工合
作把这几个
三角形分分
类。
①汇报展示
如何根据角
的特征将三
角形分类
的?
②学生记录,
整理
④理解锐角
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钝角
三角形的概
念及特征。
①学生汇报
展示按三角
形边的特点
进行分类。
三、应用延
伸,解决问
题
四、反思总
结
②总结归纳学习
等腰三角形和等
边三角形概念及
特征。
(3)对比两种分
类情况。
1、游戏:猜一猜
三个信封,分别
露出钝角、直角、
锐角。
2、判断
今天这节课同学
们通过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共同研
请同学们仔
细观察,对比
两种分类方
式里的三角
形,你会有什
么新的发
现?
猜一猜,躲在
信封面的会
是什么三角
形呢?
(1)一个三
角形如果有
两个锐角,一
定是一个锐
角三角形。
( )
(2)所
有的等腰三
角形都是锐
角三角形。
( )
(3)所
究了三角形的分
类。谁再来说说怎
样对三角形分
类?
有的等边三
角形都是锐
角三角形。
( )
板书设计
参考书目
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