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2.3制取氧气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2.3制取氧气

ID:720616

大小:2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顺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为新内容,实验操作过程注意事项较多,操作不规范会影响实验效果, 而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储备基本上为零。 难点分析 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但是缺乏知识储备,对实验操作过程的严谨性不高。 教学方法 模拟演示实验法、PPT 展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视频播放:潜水员潜水时需要背上氧气罐,那潜水员呼吸的氧气是怎么得到的呢?在实验室又是如何 制得氧气的呢? 动画播放:接下来由老师带你学习以下内容吧! 1、实验药品和实验原理 2、制取装置的选择 3、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介绍实验药品:高锰酸钾 KMnO4,它是一种暗紫色固体。 2、讲述实验原理: 3、介绍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的条件 因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固固加热型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A: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 B:气体的溶解性 因此收集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4、检验和验满方法 (1)氧气的检验: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小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2)氧气的验满 A:向上排空气法: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B: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5、观看实验视频 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塞棉花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若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造成收集的 氧气因含有空气而不纯。 (6)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先撤离导管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7)熄灭酒精灯。 6、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4)实验结束时,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用 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炸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3、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滴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结 通过模拟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知道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一 些性质,懂得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 来的。而且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 置和收集装置。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