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
课题 原子的结构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原子核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重难
点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 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
方法
问题推进法、讲授法,自主分析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水由 构成,1 个水分子由
________________构成。在电解水的
实验中, 破裂为氢
_______和氧 ,可见,分子很
小,但在化学反应中可以 ,而
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所
以说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的粒子。(提示:填“分子”或“原
子”)
温故知
新,以问
题为先
导,激发
学生的探
知欲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合 作
探 究,
讲 解
释 疑
【投影】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
验。
【问题】原子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
的实心球体?
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1. 原子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2. 原子核由哪几种粒子构成?
3. 原子中各种粒子带电情况如何?
4. 什么叫核电荷数?它与质子数有
什么关系?
小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铁 26 30 26
了 解 原 子
结 构 的 发
现 史 , 体
会 科 学 是
在 不 断 发
展 进 步
的。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分
析 处 理 数
据 的 能
力 。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总 结
通过观察分析可知:不同原子的质子
数不同;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
于中子数;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
性相反,互相抵消 ,所以原子不带
电
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的能
力和归纳总
结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记(教学反思)
原子的内部结构是九年级化学新标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
要的内容。本节课知识本身抽象且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使
得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如何,一下子也难以想象。这一微课主要以
教师的问题引导为主,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来导出原子的内部
结构,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利用不同种原子中质
子、中子与核外电子的数量关系的对比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数据
的能力。使得本节课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明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