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卷

ID:720438

大小:38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章末综合检测卷(五)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下图为人与环境关系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工业“三废”的排放所属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属于④环节的是( ) A.印度洋大海啸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B.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C.伦敦烟雾事件导致许多人生病和死亡 D.海洋污染引起赤潮,使海洋渔业减产 解析:第 1 题,根据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可知,图中①表示人类从环 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②表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③表示人类对 环境的改造和影响;④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工业“三废”属于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属于②环节。第 2 题,印度洋大海啸造成重大 生命、财产损失,属于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 用水紧张状况,属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伦敦烟雾事件导致许多人生 病和死亡,属于环境污染事件;海洋污染引起赤潮,使海洋渔业减产, 属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1.B 2.A 大气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社会经济产生重 大影响。据此回答 3~4 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 B.辽中南工业区 C.四川盆地 D.京津唐工业区 4.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 D.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解析:第 3 题,酸雨产生的原因是大量酸性气体排入大气中,四川 盆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释放大量酸性气体,加上南方地区降水多,酸 雨危害严重;华北平原、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位于我国北方 地区,降水少,酸雨危害小。第 4 题,酸雨产生的原因是硫氧化物和氮 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硫氧化物、氮 氧化物的排放量,D 项正确。 答案:3.C 4.D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七大水系:长江 (年径流量:9 513 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661 亿立方米)、松花江(年径流量:762 亿立方米)、辽河(年径流量:148 亿立方米)、珠江(年径流量:3 338 亿立方米)、海河(年径流量:228 亿立方米)和淮河(年径流量:622 亿 立方米)。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 5~6 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占比最大的水质类型是( ) A.Ⅰ类水质 B.Ⅱ类水质 C.Ⅲ类水质 D.Ⅴ类水质 6.下列我国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 A.珠江 B.海河 C.长江 D.松花江 解析: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占比最大的水质类型是Ⅲ类水 质。第 6 题,海河处于京津唐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工业发达,污染严 重。且海河地处华北属水资源紧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 河流径流量小,容污能力及自净能力较小,所以海河就成了污染严重 的一条河流;长江、珠江和松花江流域降水较多,可起到稀释作用。 答案:5.C 6.B 读 1700-2010 年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 7~8 题。 7.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 D.自然灾害 8.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 解析:第 7 题,从材料上可以看出,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耕地面 积不断增大,森林面积在减少,牧场面积在增大,草原面积在减少,主 要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需要更多的耕地和牧场。第 8 题,如图所示,耕地在增大,森林在减少, 牧场在增大,草原在减少,由此可知该种变化是在破坏地表植被的基 础上进行的,会导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频 繁,水资源短缺加剧。 答案:7.B 8.D 《中国 21 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据此回答 9~10 题。 9.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地震频发 10.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应该( ) A.把发展放在第一位 B.放慢发展速度 C.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多进口自然资源 解析:第 9 题,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城市环境恶 化属于城镇化问题;酸雨是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地震频发属于地质 灾害。第 10 题,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在 发展中解决问题;不能放慢发展速度,更不能停止发展治理环境;大 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资源消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多进口自然 资源,不能解决环境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9.C 10.A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下图是某地区的能源 消费结构。据此回答 11~12 题。 1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污染严重 B.大气污染加剧 C.土壤污染严重 D.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1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 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追求绿色经济 ④禁 止碳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 11 题,图示的能源消费结构中薪柴和秸秆比例大,大 量燃烧薪柴和秸秆,易造成大气污染。第 12 题,“低碳经济”是以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 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 追求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禁止碳的排 放不符合客观实际。 答案:11.B 12.A 读下图,回答 13~14 题。 13.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资源短缺 14.图示环境问题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解析:第 1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已经透支,反映的环境问题 是资源出现了短缺。第 14 题,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资源短缺,违背 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13.D 14.A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 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 15~16 题。 15.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2 500 米以上地带 B.1 900~2 500 米地带 C.1 300~1 900 米地带 D.1 300 米以下地带 16.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 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第 15 题,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说明该地区人口百分比增 大,人口增长快,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小。图中人口耕地弹性系数 变小的区域主要在 1 300 米以下地带,是人地关系最紧张地带。第 16 题,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 增大,说明人口百分比减小。其原因可能是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 于缓和;海拔高的地区没有大量可开垦耕地;大量退耕还林,人口 耕地弹性系数会减小;人口迁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同样会减小。 答案:15.D 16.B 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拥有盐碱地约 2 万公 顷。农业研究所主要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 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水位,以淡 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据此回答 17~18 题。 17.海兴县农业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海兴县改造盐碱土壤未采用传统措施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质结构不稳定,淡水资源不足 B.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复杂 C.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深挖淡水井 D.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 解析:第 17 题,春季,气温回升,作物返青,需水量大,但此时尚未 进入雨季,如果灌溉不科学,很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第 18 题,传统措 施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 壤脱盐,说明这里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用传统方法治理 盐碱地效果差。 答案:17.A 18.D 21 世纪以来,在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下,海 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全球海洋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下表为我 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支撑条件(包括基础支撑、经济支撑、科 技支撑、人才支撑、政府支撑、环境支撑)评价结果排名表。据此回 答 19~20 题。 地区 广东 山东 上海 江苏 辽宁 福建 浙江 天津 河北 广西 海南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9.改革开放后,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支撑条件迅速优 化得益于(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发达的农业 C.良好的重工业基础 D.丰富的矿产资源 20.海南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劣势有( ) ①海域面积小 ②海洋污染严重 ③科技水平低 ④工业基础 较薄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 19 题,由“改革开放后”可知,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 农业发达关系不大;广东改革开放后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广东矿产 资源缺乏。第 20 题,海南开发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工 业基础薄弱,不利于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③④对;海南海域面积 较大,故①错;海南开发晚,以第三产业为主,当地工业较落后,海洋污 染较轻,故②错。 答案:19.A 20.B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3 分) 材料一 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整理出两 则关于鱼类的漫画刊登在校报上,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 材料二 由美国和加拿大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一个科学 小组,历时 4 年完成了一项名为“生物多样性缺失对海洋生态系统影 响”的调查。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该报告警 告世人,若按照目前人们的行为继续下去,到 2048 年,目前可食用的 海洋鱼类和贝壳类中有 90%会完全消失,大海将变得死气沉沉。 (1)材料一中,图甲、图乙各反映了什么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 的哪些原则? (2)针对图甲中捕鱼人的做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怎样的政策? (3)材料二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信?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 现象的出现? 解析:第(1)题,图甲题目“小鱼的哀求”以及图中文字“等我们 长大了再捕好吗?”等信息反映的是过度捕捞,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公平性原则,由小孩的担心还可以看出来这种做法也违背了可持续发 展的持续性原则。图乙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为代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 则。第(2)题,我国制定了部分海域的季节性休渔、控制网眼大小等政 策。第(3)题,结合材料及实际情况可知,材料二中的研究结果是可信 的。这种现象主要是过度捕捞和海洋生态被破坏所致,因此可从控制 捕捞强度、实行休渔制度和控制海洋污染等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1)图甲反映过度捕捞,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由小孩的担心还可以看出来这种做法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 原则。图乙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部分海域的季节性休渔。 (3)可信。措施:①控制近海捕捞强度, 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②实行季节性休渔政策;③禁止向海 洋中排放工业废水等污染物。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的 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 GDP”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1)酒精厂产生的废弃物会造成 (全球性环境问题),该 酒精厂生产过程最主要的特点是 。 (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结合上图,简述实现“绿色 GDP”应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在生产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 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该厂注重生产过程中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行 清洁生产。第(2)题,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围绕人口、资源、环境、 发展多角度分析。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因此应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水平,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 源;同时还应搞好环境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第(3)题,实现“绿色 GDP”应从加强宣传和立法,提高人们的 环保意识;节能减排;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节能减排主要 包括: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实行清洁生产和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第三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 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 (2)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水平,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搞好环境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3)加强宣传和立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发 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实行清洁生产和发展 循环经济,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 2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广东某镇是中国的电子垃圾产业中心。曾经当地农民使 用最原始的方法处理电子垃圾,数以百计的河流因含有重金属物质而 呈现漆黑色;镇区外,那些被抛弃的田地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垃圾堆放 点,经常冒出遮天蔽日的滚滚黑烟。 材料二 下图为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流程图。 (1)根据材料说明电子垃圾造成的危害。 (2)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体现了循环经济的 哪些原则? (3)借鉴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流程,绘制城市 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流程图。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电子垃圾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都造 成严重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第(2)题,通过分析海淀区“电子环 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可以看出该流程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 则和资源化原则。第(3)题,结合城市生活垃圾产生、运输、回收到再 利用所经过的具体环节进行绘制。 答案:(1)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气。 (2)再利用原则和 资源化原则。 (3)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