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二)《梯形》第一课时教案
版
本 西师版 内
容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二)《梯形》第一
课时(教材 73 页 1,74 页练习二十 1、2
题)
执
教
七孔学校
曾发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梯形以及各部分名称
2、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
3、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
形、能画出梯形的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和交流等活动,认识梯形以及基本特
征;通过操作活动(折纸)认识并理解梯形的高。
2、通过比较、操作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学会
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画出梯形的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
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抽象出梯形的几何图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
认识梯形的高和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巧用实例
激趣导入
1、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
形,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我们用了哪些
方法?
3、课件出示梯子、球门、大坝、 水
渠等实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
图,你都发现了这些图的横截面是什
么图形吗?
汇报时,老师用课件从图中抽象出
梯形,并在黑板上画出图中的梯形。
教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都是我们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一些梯形。
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呢?它都
有些什么特征呢?它与平行四边形又
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
大家一起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板书课题:梯形)
说一说它们的特
征及认识平行四
边形的方法
仔细观察,感受
生 活 中 梯 形 现
象。画出自己看
到的图形。
用生活实例
让学生明白
数学与生活
的 紧 密 联
系,用提问
的方式激发
他们的学习
兴趣,产生
探究欲望,
明白探究内
容。
抽象概括
揭示本质
1、看一看,量一量。
下面就请小组合作,拿出我们课前
剪好的一个梯形纸板,用我们前面学
习几何图形的方法(课件示范)研究
一下梯形它有什么的特征?把你的发
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2、比一比,议一议。
课件出示一组梯形图片,看看他们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师生共同归纳梯形的特征。
怎样的图形是梯形? 在学生回报的
基础上归纳出定义(课件展示)。
3、比一比。
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异同。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与我们
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 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归纳小结:(课件展示)相同:有 4 条
边,有 4 个角,都是四边形,都有对边平
行。 不同: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
别平行。
4、小小侦察兵
5、进一步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梯形各部分名
称: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通常把较短的的底叫上底,另一底叫
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腰。(课件展示)
仔细观察,猜想:
梯形的两组对边
分 别 是 什 么 关
系?然后利用直
尺和三角板进行
验证,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组内小声交流
讨论归纳汇报
学生比较、独立
思 考 后 小 组 交
流、讨论。
独立思考,交流
讨论汇报
学生在自己剪的
梯形上也标出各
部分名称。
让学生参与
从众多的图
片中抽象出
梯形的几何
图 形 的 过
程,在获得
新 知 的 同
时,培养了
他 们 的 动
手、动脑、
分析、归纳
的能力,即
对所学知识
加 深 了 印
象,又能体
会到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
联系。
共同操作
突破难点
1、折一折。
教师示范:将梯形折一折,使上底
或下底的左右两部分重合,然后打开,
观察折痕与上底和下底有什么关系?
师:你认为这条折痕是这个梯形的什
么?
2、画一画
讨论:你能画出这个梯形的高吗,
怎样画?
教师示范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看图填空
学生操作,折出
高。
观察:
生:折痕与上底
互相垂直,……
学生画出梯形的
高。(抽生演示
画出不同位置的
高)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交流
讨论,汇报
主要为了体
现教师的导
和 学 生 的
学,又培养
学 生 的 动
手、动脑能
力,是难点
更好的得到
突破。
堂请检测
及时反馈
3、教材 74 页练习二十 1、2 题
独立完成,举手
汇报
针对学生易
记易忘的特
点,及时对
所学知识进
行巩固。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知识?
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回顾本节课所学
知识,交流。举
手分享
让学生养成
对所学知识
进行归纳、
整理、总结
的习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