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
一、选择题
1.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
的四条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于发展经济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
2.我国南方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 )
A.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
B.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
D.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3.下面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休闲观赏
B.防风固沙,防止土地荒漠化
C.调节气候
D.防止温室效应的形成
4.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要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在湿地的周围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可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5.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有关事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① 无废弃物农业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③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④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为了改善环境,向某降雨量少的地区强行移栽大量的杨树,结果造成了杨树生长不
适,这种做法违背了生态工程的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 协调与平衡原理 D. 整体性原理
7.下面描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
A. 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B. 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
C. 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D.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8.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
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是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9.下列哪些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污染,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违背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D.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B.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C.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D.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12.在林地果园中散养土鸡,让鸡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既可替代人工除草,又可替
代人工施肥,而且能提高鸡的品质,降低饲养成本。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养土鸡,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果园的能量传递效率
B.鸡粪不能直接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但可提供部分物质,节约用肥,减少污染
C.种养结合降低了成本,获得了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
D.果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13.煤矿废弃后,恢复其生态环境的关键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植被恢复和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C.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D.对产生的严重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14.某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
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二、解答题
15.如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回答。
(1) 该 生 态 农 业 园 建 设 依 据 的 主 要 生 态 工 程 原 理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 少 答 出 两
个)。在“沼气发酵池→采摘园”过程中发生着________(选填“仅物质”“仅能量”或“物质
和能量”)的传递。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_(选填“水平”
或 “ 垂 直 ”) 结 构 在 实 践 中 的 应 用 , 这 种 养 殖 模 式 的 优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
态 农 业 园 增 加 了 “ 蝇 蛆 养 殖 、 食 用 菌 种 植 ” 等 项 目 , 其 意 义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 根 据 图 示 绘 制 出 碳 元 素 流 经 鸡 鸭 的 过 程 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 1 是某农村里的生态农业示意图,图 2 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从 生 态 学 角 度 分 析 , 人 们 建 立 图 示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 生态农业主要借鉴了“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与
此密切相关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的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该生态系统所要遵循
的主要原理有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
(3)图 1 中种植了转基因水稻,图 2 中种植了抗逆性的植物,对于转基因生物,人们存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争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C B A C D C C B B D D A B D
二、解答题
15.(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仅物质
(2)垂直 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减少了环境污染
(4)
16.(1)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
环境污染(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物质循环再生 腐生细菌和真菌
(2)工程机械措施 制造表土、压实 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3)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