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ID:720141

大小:212.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 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 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 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 a1 和 a2,经过漫 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 碍外迁与 a2 同域分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D.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多样性 B.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定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D.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 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就是生殖隔离 B.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能促进种群的发展 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 6.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艾弗里——DNA 的半保留复制 B.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D.沃森和克里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7.科学家在研究昆虫甲和昆虫乙的关系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条件 温度(℃) 34 34 29 29 24 24 相对湿度(%) 70 30 70 30 70 30 存活率(%) 昆虫甲 0 90 14 87 71 100 昆虫乙 100 10 86 13 26 0 A.实验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属于自变量 B.温度较高时,有利于昆虫乙的生存 C.昆虫甲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比昆虫乙强 D.环境因素改变,可诱导昆虫的适应能力发生改变 8.某种群中,AA 的个体占 50%,Aa 的个体占 25%,aa 的个体占 25%。若种群中的 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 aa 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 F2 中 AA:Aa:aa 的比值是( ) A.2:2:1 B.4:4:1 C.25:10:1 D.36:12:1 9.在某一地区的遗传学调查中发现,该地区男性色盲占该地区男性总人口的 7%,且 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的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则推测该地区 Xb 的基因频率、女性色盲患 者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 A.93% 49% B.7% 49% C.7% 0.49% D.93% 7% 10.穿梭育种是近年来小麦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国内 国际其它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 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 .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小麦的物种多样性 B.穿梭育种利用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 D.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 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论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否进行基因交流是判断一个物种是否被分为不同种群的标准 B.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朝着耐药性的方向进化 C.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 D.新物种的形成必需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 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D.生物生活的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了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的突变率 B.长期的地理隔离可形成生殖隔离,二者均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14.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二、解答题 15.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 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 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代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 (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 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 体 现 的 是 ________ 多 样 性 , 判 断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现代综合进化理 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 两 箱 中 果 蝇 发 生 变 异 后 , 由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 同 , 导 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形成两个体色差异很大的群体。 (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 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 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_______,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_______,第十 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 16.螺旋蝇是家畜的毁灭性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蝇进行不同的处 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 的 效 果 , 即 消 灭 螺 旋 蝇 , 但 所 需 时 间 较 长 , 其 最 主 要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螺旋蝇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 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AA(30%)、Aa(60%)、aa(10%)。若它们随机交配,则子 代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 状 态 下 , 除 题 干 给 出 的 特 点 外 还 应 具 备 哪 些 条 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蝇,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 请 分 析 白 翅 基 因 的 频 率 可 能 会 怎 样 变 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C B A D D A D D C A D D D B 二、解答题 15.(1)种群 (2)物种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 虽 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 (3)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食物的差异与选择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 (4)甲箱 E 45.5 16.(1)螺旋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在杀虫剂作用下,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抗药 个体大量增殖 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 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 (2)AA36%、Aa48%、aa16% 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 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 A、a 不产生突变等 (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基因频率会 减小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