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
• 掌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
光滑 粗糙
菌落
由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
堆同种细胞在固体培养
基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子细胞群体
2015年6月12日
菌落
(肉眼观察)
荚膜
(显微镜观察)
致病性
(动物实验)
S型
细菌
R型
细菌
患病致死菌体
有荚膜
菌体
无荚膜 不患病
•几点噬菌体的秘密
• 寄生,普通培养基不能生存。
• 成分,只有蛋白质和核酸,而且蛋白质特
有S元素,核酸特有P元素
• 结构,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侵入别的细菌
注入 合成
吸附
组装
释放
2015年6月12日
• 如何获取被 标记的噬菌体?
• 保温的目的?
•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
• 上清夜和沉淀物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讨论1
第一组实验描述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第二组实验描述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为什么用很高和很低这两个词?误差的来源是?
在第一组实验中,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培养后,搅拌不充分,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被35S标记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与大肠杆菌完全分离开,离
心后进入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
在第二组实验中,32P 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
养的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
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混合培养的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
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2、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
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路,思考一下,他们最关键
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讨论3
说出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并描述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的含义。
(1)真核生物:
(2)原核生物:
(3)病毒: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
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
细菌类型有 ( )
①无毒R型 ②有毒R型 ③无毒S型 ④有毒S型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目标达成
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
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
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
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
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
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
存活3
4、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
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再进行离心。
(2)为什么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