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均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 7 册第 87-88 页例 1、课堂活动 2 题、《练习二十四》第 1 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实际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在统计学中的作用。
3.体会平均数的公平性和受极值影响的特性。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篮球图片、磁性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1、播放篮球比赛视频。
2、哪组成绩更好?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一)探究活动一:动手操作,找出平均数
1、提出问题:
甲组、丙组分别用哪个数来代表投篮水平更合适?
2
2、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
(1)组长组织组员,用学具移一移、说一说(2 人一份学具,一人说,一人移,
然后交换)。
(2)组长组织组员汇总意见,准备展示。
4、小组展学:
(1)将展示作品贴在黑板上。
(2)合理分工,边说边移。
(3)其他组认真倾听、补充、质疑。
5、小结:
数学上,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
每份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二)探究活动二:计算平均数
1、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得到平均数?
2、探究活动二:怎样计算平均数?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独立尝试列式计算;
(2)小组交流。
1)每个组员选择一道组内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组长梳理归纳方法,准备汇报。
(3)小组展学。
3
1)分工汇报。
2)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
(三)对比总结
用计算方法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共同的目的是什么?(使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四)浏览教材
请大家浏览教材 87 页-88 页例 1,并完成 88 页例 1 的空白。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见导学单)
1、计算平均数,感受范围。
2、举例平均数,体会作用。
3、判断平均数,学以致用。
4、活用平均数,了解极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五、拓展练习(机动)
六、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