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ID:719035

大小:17.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深入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预习并疏通文章大意。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以致用,将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运用于日常交往中,做生活的达人。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孟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课时课型】 1 课时、新课 【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方法】 预习法、诵读法、点拨引导法、比较阅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有人给中国历史名人做了个论辩擂台排行榜,墨子高居榜首,孟子名列 第二。孟子以雄辩著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寡人之于国也》,体会孟 子高超的说理技巧。 二、整体感知 1、师生分角色朗读文章。 2、大家还有未弄懂的词语、句子吗? 填然鼓之 五十步笑百步 谷不可胜食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 3、简要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一次关于“民不加多”的辩论。 三、巧妙答疑,层层析理 学生自读文章,思考孟子劝说梁惠王的过程中,抓住了那些要点,让这场辩 论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明确:孟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劝谏梁惠王的,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让梁惠 王更容易接受。 师问 1:向所有人劝谏都要委婉含蓄吗?孟子为何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呢? 明确:梁惠王是君主,直接回答可能会触怒他。可见,劝谏他人首先要抓住对方 的身份。 师问 2:所有的君王都不能直言劝谏吗?梁惠王为何不能?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明确:梁惠王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君主,他是不会轻易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可 见,劝谏要抓住对方的性格。 师问 3:孟子为何要以战争为喻来劝说梁惠王? 明确:梁惠王好战,最熟悉战争,这样可以拉近谈话双方心灵的距离。可见,劝 谏要抓住对方的爱好。 最终这个问题由梁惠王自己来回答了,他不知不觉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这样孟子 就掌握了这场劝谏的主动权。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师问 4:孟子可否这样劝谏梁惠王? 违农时,民无谷食也;数罟入洿池,民无鱼鳖食也;斧斤不以时入山林,民无材 木可用也。民无谷与鱼鳖食,民无材木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有憾也。养生丧死有 憾,王道远也。 明确:不可。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在人的心理上会觉得“不做比做”更容易做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幕幕吃不完的谷物、鱼 鳖,用不完的木材的美好愿景。而“民无谷食也”“民无鱼鳖食也”“民无材木 可用也”展现的则是一幅幅惨淡之景。也许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君王还会说“可 食麦”“可食羊”“可用炭”等,那孟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梁惠王普及百姓的 衣食住行了,而非劝说梁惠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实行仁政了。 可见,劝谏要抓住人性。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 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师问 5:在此段文字中孟子反复提到的过上好日子的是哪类人? 明确:老人。 师问 6:孟子这样锁定人群有何目的? 插入:魏惠王(公元前 400 年 ~ 公元前 319 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 公元前 369 年即位,在位 50 年,魏国都城在大梁,又称梁惠王。孟子(公元前 372 年~ 公元前 289 年 )见梁惠王时约 52 岁。 明确:梁惠王此时已 80 岁,孟子为他描绘了一幅老人吃得好穿得好,备受人尊 敬的美好图景,真是说到了梁惠王的心坎里,这样的图景不就是我们伟大祖国如 今的真实写照吗,如今的中国让很多发达国家都很羡慕,更不要说几千年前的梁 惠王了。 可见,劝谏要抓住对方的心理。 师问 7:此段与上一段可以调整吗? 明确:不可。 一是内容上呈现递进;二是符不合人的心理认知,孟子一上来就说出这样的图景 会让梁惠王觉得特别假,不会发自内心的相信他、佩服他,就犯了交浅言深的忌 讳。 可见,劝谏需要进行一步步心理铺垫,有层递性。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师问 8:孟子为何此时直指梁惠王的过错? 明确:意在让梁惠王感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进而去实行孟子的仁政。 四、课堂小结 孟子真是一位劝谏的高手,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他抓住梁惠王自大 的性格、好战的爱好、老人家的心理甚至普遍的人性,为梁惠王量身打造了这场 劝说,让自大的梁惠王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谦虚的说出“愿安承教”。希望大 家能掌握孟子劝谏的精髓,将之运用到日常交际中,成为生活的达人。 【作业】 热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在妻子去世后住进了儿子苏明成家。苏州的夏天他 竟然十多天不洗澡,还自我感觉良好。儿媳忍受不了,让丈夫去劝说。假如你是 苏明成,你该如何劝说父亲洗澡呢,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劝谏信,一定要体现 你的智慧哦。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课后反思】 身份 爱好 委婉含蓄 性格 增强说服力 心理 人性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